新型药物攻克冠心病,最新研究出炉!
新型药物攻克冠心病,最新研究出炉!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2021年有近20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新型药物的研发正在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冠心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新型降脂药物:一年两次注射,降脂效果达60%
在降脂药物领域,英克司兰钠注射液(inclisiran)的出现令人瞩目。作为靶向PCSK9的新型小干扰RNA(siRNA)降脂疗法,它通过抑制PCSK9的合成,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水平。在第73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上公布的VICTORION-INITIATE研究显示,在接受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且血脂控制不佳的ASCVD患者中,“inclisiran-first”策略与常规治疗相比,可以更大幅度降低LDL-C(330天时LDL-C百分比变化:-60.0% vs -7.0%)。此外,该药物采用一年两次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抗炎药物:秋水仙碱引领冠心病治疗新突破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而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得益并非完全来自于调脂作用,还与其抗炎作用有关。在这一背景下,秋水仙碱作为首个被FDA批准用于冠心病抗炎治疗的药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COLCOT研究显示,在规范治疗基础上,低剂量秋水仙碱(0.5mg/天)可使心血管死亡、心脏骤停、心梗、卒中或紧急冠状动脉血管重建等主要复合终点风险显著降低23%。另一项LoDoCo-2研究也证实,秋水仙碱可使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主要预后指标风险降低31%。
多元化治疗:从KCa2离子通道到IL-1抑制剂
除了上述药物,其他创新疗法也在不断涌现。例如,Aom0315是杭州奥默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心脑血管领域新分子化合物,特异性作用于KCa2离子通道,并具有线粒体保护作用,在抗心律失常、抗凝、抑制心肌重构和脑神经保护方面疗效显著。此外,IL-1抑制剂如卡那单抗(Canakinumab)也被证实可通过抑制白介素-1β信号传导,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这些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结果,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虽然新型药物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但这些突破性进展无疑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药物问世,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