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袁隆平的皮肤病到于敏的馄饨摊,郑晓龙这样塑造功勋人物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32: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袁隆平的皮肤病到于敏的馄饨摊,郑晓龙这样塑造功勋人物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老话在影视创作中同样适用。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上,著名导演郑晓龙分享了他在创作《功勋》时的一些幕后故事,再次印证了这一真理。

01

挖掘历史细节,展现真实人物

在创作《功勋》时,郑晓龙特别强调了挖掘历史细节的重要性。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在拍摄袁隆平的故事时,创作团队通过采访了解到一个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由于长期在稻田工作,袁隆平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需要用热水烫皮肤来缓解瘙痒。这个细节在剧中得到了真实呈现,不仅让观众对袁隆平的艰辛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郑晓龙认为,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能够赋予角色生命力,让观众产生共鸣。他要求创作团队在采访功勋人物及其亲友同事时,要特别留意这些细节,因为它们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真实性格和生活状态。

02

平凡中的不平凡

在创作《功勋》时,郑晓龙坚持“平凡人做了不平凡的事”这一理念。他强调,功勋人物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而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因此,在展现他们的伟大成就时,也要注重呈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例如,在讲述核物理学家于敏的故事时,郑晓龙选择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于敏在路边的馄饨摊上,一边吃着馄饨,一边决定接受氢弹理论预研工作的任务。这种平实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容易理解这些功勋人物的内心世界。

郑晓龙说:“我们没有把功勋人物当作‘高大上’的英雄来拍,而是想让观众看到英模都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但是他们做出了不普通的事儿。”

03

一贯的创作风格

事实上,郑晓龙对细节的重视和对现实主义的坚持,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早在1992年的《编辑部的故事》中,他就通过塑造一群带着小市民心态的普通百姓,展现了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他们的对话和行为充满了生活的质感,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身边的人。

而在《甄嬛传》中,郑晓龙同样注重细节的刻画。从服饰到礼仪,从场景布置到台词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种严谨的态度,让《甄嬛传》不仅成为一部娱乐作品,更成为一部展现清代宫廷生活的历史画卷。

郑晓龙的这种创作风格,不仅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也为中国电视剧树立了新的标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真实才能打动人心,只有细节才能塑造经典。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郑晓龙依然活跃在创作一线。他正在筹备新版《红楼梦》的执导工作,面对争议,他表示将尊重原著精神并融入创新元素,力求打造一部符合时代审美的经典之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郑晓龙的镜头下,《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必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