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孔子教你“默而识之”
新年新气象,孔子教你“默而识之”
新年新气象,正是我们重新审视学习方法、提升自我能力的好时机。河海大学教授岳东杰在给学生们的毕业寄语中写道:“我努力把所知所学都传递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紧跟科技的发展,在行业领域里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也暗示了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在新的一年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呢?让我们从孔子的“默而识之”中寻找答案。
“默而识之”的内涵与现代意义
“默而识之”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重要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将所学知识默默铭记于心,通过不断积累与思考来深化理解。具体来说,“默”强调内心的专注与沉潜,要求我们在学习时排除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识”(zhì)则通“志”,意为记忆或领悟,指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默而识之”提醒我们摒弃浮躁,以冷静的态度面对知识,注重深度理解和长期积累,而非浅尝辄止或盲目追求表面成果。这种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扎实的学术基础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默而识之”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河海大学教授岳东杰的教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默而识之”在现代教育中应用的生动案例。岳老师在教学中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理念。她不仅注重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中,岳老师带领教学团队开展“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线上学习测评,认识接纳学生;课中采用案例式、研讨式、翻转式等教学方法,唤醒学生潜能,引领启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课后进行线上拓展与思考,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深度与广度的延伸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默而识之”的理念,即在沉默中观察、聆听并深刻领会,最终转化为内在的知识与智慧。
岳老师还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提升生产应用的技术水平。她主持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如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的施工测控和安全监测项目。通过这些科研实践,岳老师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难题,还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据统计,她培养的博士生平均每人发表SCI/EI论文5篇以上,硕士生平均每人发表2篇以上,多人获评江苏省测绘优秀硕士和河海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践行“默而识之”,开启新年学习新篇章
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默而识之”的态度面对学习。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提醒我们,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它。因此,我们要学会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专注于知识的积累与思考。
同时,我们也要像岳东杰教授那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一年里实现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新的一年,让我们以“默而识之”的精神,开启学习新篇章。在静默中观察,在思考中领悟,在实践中创新,让知识真正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正如岳东杰教授所期望的那样,让我们紧跟科技的发展,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