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750亿、带动20万就业,潜江小龙虾产业成发展引擎
年产值750亿、带动20万就业,潜江小龙虾产业成发展引擎
潜江小龙虾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年产值已突破750亿元,不仅带动了近20万人就业,还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这一产业集群不仅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虾稻共作”模式创新
潜江市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创新的“虾稻共作”模式,成功打造出年产值超过750亿元的虾-稻产业集群。这一模式不仅打破了小龙虾季节性壁垒,实现了全年供应,还有效提升了农民的养殖效益。
“虾稻共作”模式的核心是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共生。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通过小龙虾的活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同时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产业集群发展
潜江小龙虾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据统计,2023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490.34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253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56.37%。潜江作为这一模式的发源地,其虾稻共作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这一产业集群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近20万人就业。从养殖到加工,从物流到餐饮,从旅游到文化,小龙虾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品牌建设与标准化
潜江小龙虾的品牌价值连续6年荣登行业榜首,成为全国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潜江市对小龙虾产业标准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从虾苗选种繁育到饲料投喂,从龙虾捕捞到分拣分类,再到打包运输,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这种标准化生产体系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还提升了生产效率,为潜江小龙虾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三产融合发展
潜江小龙虾产业的成功,还得益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以锅圈为代表的社区餐饮数字零售化企业,通过与潜江小龙虾产业的深度合作,不仅推动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优质的小龙虾产品。
锅圈与潜江小龙虾供应商新柳伍集团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柳伍集团的万亩虾稻共作基地,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始捕捞工作,鲜活的小龙虾经过清洗、加工、锁鲜等环节,第二天就能销往全国各地的锅圈门店。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模式,不仅保证了产品的鲜度和品质,还大大缩短了流通时间,提高了效率。
文旅融合发展
潜江小龙虾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潜江市充分利用其“龙虾之乡”的品牌优势,结合楚章华台文化、曹禺戏剧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旅项目。
2023年,潜江市接待游客达614.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26亿元。2024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突破750万人次。小龙虾美食节、龙虾主题公园、龙虾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潜江小龙虾产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上,更在于其对地方经济的全方位拉动作用。从农业到工业,从服务业到旅游业,小龙虾产业已经成为潜江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潜江龙虾”品牌的持续提升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这一产业必将为潜江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