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48V转3.3V电源转换技术革新:级联架构实现90%以上效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8: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8V转3.3V电源转换技术革新:级联架构实现90%以上效率

在信息技术和电信领域,电源管理技术的进步一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48V到3.3V的电压转换应用中,工程师们面临着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实现紧凑设计的挑战。近年来,级联和混合架构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01

单级降压转换器的局限性

传统的单级降压转换器在处理大电压转换时,往往会出现效率降低的问题。以48V到3.3V的转换为例,根据公式:

Duty Cycle = Vout / Vin

可以计算出占空比仅为7%左右。这意味着在1MHz的开关频率下,主开关的导通时间仅为70ns。这种极短的导通时间会导致以下问题:

  1. 高峰值电流:由于能量存储时间过短,电感中的电流会迅速上升,形成高峰值电流。
  2. 电感值选择困难:为了降低峰值电流,需要选择较大的电感值,但这又会增加功率损耗。
  3. 效率降低:在如此短的导通时间内,很难有效地将能量传递到输出端,导致整体效率下降。

例如,使用LTM8027 µModule®调节器在4A输出电流下,效率只能达到80%。这显然无法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高效率和小体积的双重需求。

02

级联架构的优势

为了解决单级降压转换器的效率问题,工程师们提出了级联架构的概念。这种架构通过多级转换,逐步将输入电压降至所需的输出电压。一个典型的级联架构如图2所示:

在第一级,48V输入电压被转换为12V的中间电压;在第二级,12V再被转换为3.3V的最终输出电压。这种分步转换的方式带来了以下优势:

  1. 提高效率:每级转换的电压差减小,可以避免单级转换中的高峰值电流问题,从而提高整体效率。
  2. 简化设计:每级转换器可以使用更简单的控制策略和更小的电感值,使设计更加灵活。
  3. 更好的热管理:功率损耗分散在多个转换级,有利于散热设计。

以Artesyn公司的AVQ100-36S3V3系列转换器为例,该产品采用级联架构,将48V输入电压转换为3.3V输出电压,输出电流高达25A,效率超过90%。这种高性能表现使其成为电信和数据通信领域的理想选择。

03

混合架构的创新

除了级联架构,混合架构也为48V到3.3V的电压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混合架构通常结合了电荷泵和同步降压转换器的优点,可以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更紧凑的设计。虽然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这一应用的混合架构产品较少,但这种架构的潜力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04

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信设备对电源效率和体积的要求不断提高,48V到3.3V的电压转换技术将继续发展。级联架构和混合架构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传统单级转换器的效率问题,还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多灵活性。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创新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和电信领域的进步。

总之,48V到3.3V的电压转换技术是信息技术和电信领域的重要基础。级联架构通过多级转换提高了效率,而混合架构则展示了未来电源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技术的进步,将为电子设备的性能提升和能源管理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