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爆表,小心转氨酶飙升
心理压力爆表,小心转氨酶飙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深远影响,特别是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汪晖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父亲孕前咖啡因暴露通过精子miR-142-3p重编程,导致雄性后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跨代遗传机制。研究强调了父系环境因素对后代肝脏健康的影响,为NASH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这项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不良环境因素(例如外源性物质和心理压力),会导致慢性应激(压力),并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常见于咖啡、茶、巧克力和软饮料等多种饮品及食品中,它作为一种慢性应激源,具有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研究团队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雄性大鼠每天摄入15-60毫克/公斤体重的咖啡因,连续8周,让后让这些雄性大鼠与雌性大鼠交配并产生后代。研究结果显示,父系孕前咖啡因暴露(paternal pre- pregnancy caffeine exposure,PPCE)大鼠的雄性后代在成年后表现出跨代遗传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从机制上来说,研究团队发现,一种miRNA——miR-142-3p的减少被认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生有关,NASH的特征是肝脏中ACSL4表达水平升高带来的肝脏脂质代谢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miR-142-3p减少的根源在于父系精子中miR-142-3p的启动子区域的超甲基化,而这是由高水平的皮质酮(属于糖皮质激素家族)引起的,而不是由咖啡因本身引起的。使用miR-142-3p敲除的精子通过体外受精所孕育的后代也出现了类似结果。
这项研究为父系孕前咖啡因暴露(paternal pre- pregnancy caffeine exposure,PPCE)的后代存在跨代遗传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提供了首个证据,并确定了miR-142-3p可能是由父系环境不利因素引起的NASH的一种潜在治疗靶点。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心理压力(通过咖啡因作为慢性应激源)对肝脏健康的直接影响,还提示我们,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可能通过类似机制影响肝脏功能。因此,学会管理心理压力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转氨酶是肝脏细胞内的一种酶,当肝脏受损时,它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升高。因此,转氨酶的正常水平是肝脏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转氨酶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正在受到损害,需要及时就医。此外,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在临床上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不一定代表存在疾病,可见于非病理性原因,例如饮食、饮酒、药物等,也可见于病理性原因,如肝脏疾病、胆系疾病、肾脏疾病等。如果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相关检查,如肝胆B超,尽快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
长期大量饮酒发生的谷氨酰转肽酶超出正常水平,可能会引发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多表现为肝区疼痛,消化吸收不良,甚至黄疸。这种情况应严格禁酒,及早诊断,并应用保肝护肝药物改善肝功能。本身患有疾病者,如肝癌患者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存在偏高的现象,其癌肿组织或周围炎症刺激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而病毒性肝炎或者阻塞性黄疸患者,长期如此,会增加发生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的可能性。对于胰腺炎、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而言,会使病情迁延不愈。
那么,如何通过减压来保护肝脏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规律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小米)和菌类(如木耳、蘑菇),以减轻肝脏负担并增强免疫力。地中海饮食模式强调食用天然、未加工的食物,避免食用加工肉类。可以多吃优质蛋白、水果、蔬菜。适当用粗粮代替部分精米白面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食欲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护肝脏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大家改善饮食习惯,促进肝脏健康。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肝脏健康,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肌肉是我们身体内最大的葡萄糖“储存库”,也是最大的葡萄糖消耗“工厂”,对血糖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坚持运动强健肌肉不仅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且在为肝脏减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足够的肌糖原储备有助于节省肝糖原,从而减少肝脏的负担。肌肉组织也是胰岛素发挥作用的“主战场”,运动能增加肌肉质量,提高胰岛素代谢率,进而处理更多的葡萄糖。相反,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减少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使得血糖升高,进而增加肝脏负担。
充足睡眠:长期熬夜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肝功能,应保证充足睡眠。对于熬夜族或有睡眠问题的人群,适量补充钙、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镇定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肝脏的代谢和修复。
合理用药: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偏高,如苯妥英钠,可与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停止或更换药物。精神科药物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肝损伤,包括直接毒性、免疫介导反应、代谢产物蓄积、氧化应激、胆汁淤积和线粒体损伤。直接毒性作用与剂量相关,免疫反应可导致药物性肝炎。代谢产物的蓄积是常见因素,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膜,胆汁淤积引发黄疸,而线粒体损伤影响能量代谢,可能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肝功能,监测转氨酶变化。如果转氨酶持续偏高或伴有其他症状,请及时就医,以便尽早确定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保持良好心态:通过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也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物来养护肝脏,如芍药和甘草的组合、原花青素和萝卜硫苷的抗氧化作用、卵磷脂和维生素E对脂肪肝的改善作用、B族维生素的保护作用以及钙镁等矿物质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总之,心理压力与肝脏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使转氨酶水平升高,损害肝脏功能。因此,学会管理心理压力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