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责任落实到应急救援,构建缺氧危险作业安全体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7: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责任落实到应急救援,构建缺氧危险作业安全体系

缺氧危险作业是指在可能存在缺氧环境下的工作,如密闭空间、地下有限空间等。这类作业容易导致工人缺氧窒息,甚至死亡。为了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01

安全责任与管理

凡有缺氧危险作业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配备安全生产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指定缺氧危险作业责任人和监护人员。

  1. 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应对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负主要领导责任。
  2. 分管安全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审批缺氧危险作业许可证。
  3. 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作为指定的缺氧危险作业责任人,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负责缺氧危险作业申请许可和现场指挥。
  4. 安全管理人员作为缺氧危险作业安全审查、监督检查责任人,负责缺氧危险作业方案安全审查和作业现场监督检查。
  5. 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负有服从指挥、遵章守纪的责任,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经批准的作业方案及作业安全措施。
02

安全防护措施

作业单位应配备气体检测仪器,明确专管部门和专管人员,气体检测仪器应定期校准维护,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作业单位应配备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明确专管部门和专管人员,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空气呼吸器,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

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当存在坠落危险时,作业人员应配备全身式安全带。特殊缺氧危险作业时,作业人员配备的安全防护用品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时,配备相应的防护服等用品。
  2. 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时,配备防静电用品和必要的相应防爆等级的便携电气设备。
  3. 在实施作业的封闭处所入口处应配备必要的救助和急救设备。
03

应急救援与培训

根据对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安全评估分析,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当发现缺氧危险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设法让作业人员迅速撤离作业现场。发生缺氧危险状况时,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必须立即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在存在缺氧危险的作业场所,必须就近配置抢救器具,如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安全梯、安全绳缆、安全带以及必要的救援工具或设备,以便在异常情况有利于迅速实施救援。对已患缺氧症的人员应立即给予现场急救和送医院治疗处理,切不可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04

案例分析

  1. 大巴车发生CO中毒事故:某年冬季,一辆载有67人的公共大型客车在长途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经调查,该客车尾气排气管设置不当,排放不畅。设备老旧,客车地板有两条宽约2 cm、长30 cm的缝隙。事发时尾气排气管破损,位置正好对着地板缝隙。车辆发动后,汽车尾气从地板缝隙中连续不断地冒进车厢。2名中毒身亡及4名重度中毒者均坐在缝隙周围。另外,客车此行夜间上路,连续行车达10 h之久;额定乘坐48人,人员超载40%;时值寒冬,客车门窗紧闭。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加重了中毒程度。

  2. 会议室发生CO中毒事故:某年某月某日,一家酒店三楼会议室正在举办会议。参会的23人在前一天入住该酒店,事发当天下午13:00开始开会。会议中20人先后出现头晕、头痛、心慌、乏力等症状。酒店得知情况后,立即将不适人员送至当地医疗机构,最初怀疑是集体性食物中毒,后经医院诊断均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事发后,当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开展环境卫生学调查,发现该酒店年久失修。该会议室门窗紧闭、通风条件差,会议室采用风机盘管式空调系统(室内空气内循环利用)调节,无新风系统,顶部实施吊顶装饰。该会议室下两层有锅炉房,燃料为天然气,2台锅炉24 h工作,燃烧后的废气经锅炉排烟管道向上排放(途径穿过该会议室的吊顶)。天然气燃烧不完全,可产生含CO的废气。事发当天,会议室吊顶区域内的排烟管道出现破损,废气泄漏从吊顶进入会议室,导致多人中毒。

  3. 居民卧室发生CO中毒事故:某年冬季,李某与其女友在卧室吃了同一袋面包,女友自觉头痛、头晕,继而出现呕吐,遂回家休息。而李某当晚口吐黄水、昏迷在床,被送往医院,以为是面包食物中毒。12天后,李某再次在卧室无端昏迷,被送往医院详细检查和治疗。再过6天,李某姨妈来家中做客留宿,李某父亲转到李某卧室睡觉,深夜起床小便时晕倒在厕所。李某母亲和姨妈把父亲抬回李某卧室,并留在房间陪护。第二天发现姨妈已在李某卧室死去;李某父母也深度昏迷,送医院确诊为CO中毒。李某父母经抢救脱险,但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据了解,李某卧室外地底有一煤气管道通过,近日可嗅及较强的煤气味。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李某卧室内外、生活污水下水口处均检出高浓度CO。开挖管道调查发现,地底煤气管道三通处(距卧室墙脚西北角475 cm处)找到泄漏点,煤气呈喷射状泄出。李某卧室的CO是泄漏的煤气通过疏松的地表土层渗透至室内所致;同时该煤气管道与生活污水下水道呈水平交叉、破下水道而过,故泄漏的煤气大部分进入下水管,并扩散到同一下水系统的住户。时值冬季,各户门窗紧闭,导致屋内CO浓度过高。

  4. 烘烤电路板发生CO中毒事故:某年夏季,一家电子有限公司发生CO中毒事故。事故造成15人就医治疗;其中3人中度中毒、12人轻度中毒。事故发生在5楼车间,其工序是将电路板放置于烤箱中烘烤。烘烤时,烤箱中注满纯净的氮气,避免电路板发生氧化;烘烤后,氮气从另外管道排出。氮气由制氮机产生,排气量通过阀门人工调节。经勘查,制氮机的分子筛效率下降,导致氧含量过高的氮气进入下游除氧器,与除氧器内部碳颗粒填料于高温下反应并生成较多CO。CO通过管道进入烤箱。工人操作不当,阀门控制的排气量仅为最大值的20%~25%(排气不良),且没有关严烤箱门,致使烤箱中大量CO进入车间。加之夏季炎热,车间密闭门窗开空调、新风不足,导致车间15 名作业人员中毒。该事故中,管理方并未定期维护设备或及时发现故障,产生有害杂质;工人违规操作,使毒物持续注入;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毒物不断积蓄。上述多个环节未做到位共同酿成了悲剧。

  5. 清灰检修时发生CO中毒事故:某年某月某日,一家劳动服务公司外派员工进行检修作业。在某甲醇制造厂气化车间真空闪蒸罐进行清灰检修作业时,有3名罐内清灰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死亡。经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在用工具翻动罐体下部较厚灰渣过程中,引起其中的硫化亚铁发生链式自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又引发灰渣中的煤粉氧化产生CO,同时释放出灰渣中残存的硫化物,造成施工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05

结论

缺氧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责任落实、安全防护、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管控。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可以有效预防缺氧危险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