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推荐:老年人解封后防护指南
健康中国推荐:老年人解封后防护指南
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9日,中国因新冠相关死亡的人数约为32万2千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这一数据令人痛心,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保护老年人免受病毒侵害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老年人做好个人防护,健康中国特别推出这份科学实用的防护指南。
疫苗接种:预防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手段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以降低重症发生风险。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的有效手段,老年人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及时接种疫苗。
日常防护:减少外出,做好个人卫生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封闭场所。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在外出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更换衣物,保持个人卫生。
居家环境:保持通风,定期消毒
良好的居家环境对于预防病毒感染至关重要。专家建议,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应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同时,定期对家中常用物品进行消毒,如使用酒精擦拭门把手、遥控器、手机等。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卫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慢病管理:规律服药,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规律服药、控制基础疾病尤为重要。专家建议,老年人应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轻易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保持病情稳定。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规律生活:健康饮食,适度运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专家建议,老年人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避免过度油腻和高糖食物。同时,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应急措施:减少接触,做好隔离
如果家中有同住人感染,老年人应尽量减少与感染人员的接触。使用单独的卧室和卫生间,避免共用餐具和其他物品。在接触感染人员后,及时洗手消毒。同时,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症状识别:及时发现,及早就医
老年人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但部分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需要特别关注。如果发现老年人出现精神状态改变、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重症的关键。
关爱老人,共筑防护屏障
保护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成员应多关心老人,帮助他们落实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医疗支持。社区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让我们携手为老年人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面对疫情,老年人既要有充分的防护意识,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毒,迎来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