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必喝腊八粥:6大养生功效与12地特色做法
腊八节必喝腊八粥:6大养生功效与12地特色做法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粥作为节日的重要食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多样,各地特色鲜明,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
腊月,是一年的最后月份。在这个月份里,习俗多多、说法多多,事情多多、节是多多。其中腊八就是一个极具典型的一日。在这一日有腊八粥、腊八饭、腊八蒜、腊八祭……
在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芸豆等)。而在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干果。
腊八粥以多种食物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之意。无论是传统腊八粥还是新式花样粥,喝食材多多的腊八粥,都是图个好兆头。腊八一碗粥,新年好兆头。腊八节,很多地方这天都要熬制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不但寓意吉祥,还有和胃、补脾、养颜、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随文缉说款款特色腊八粥。
传统腊八粥的制作方法
用料
- 米类:糯米、大米、小米、黑米、薏米等
- 豆类:红豆、绿豆、黑豆、花豆、黄豆等
- 坚果和种子:红枣、核桃、花生、莲子等
- 其他:栗子、桂圆、冰糖等
工序
- 浸泡:将豆类和莲子提前浸泡至少4小时,以便更容易煮烂。
- 初步烹饪:将浸泡好的莲子、坚果等与米类混合,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慢炖煮约30分钟。
- 加入米类和其他材料:当豆类和米类变软后,加入米类和其他材料,如红枣和桂圆,继续煮。
- 调味和熬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继续用中小火熬制,期间不时搅拌,以防粘底。
- 完成:待所有材料熟透且粥体浓稠适当时,关火盖上锅盖焖制一段时间。
注意事项
- 熬制过程中要一次加足水,避免中途加水。
- 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食用时添加其他材料如葡萄干、核桃仁等。
- 这种传统的腊八粥制作方法不仅美味,还富含多种营养是冬季滋补选择。
禁忌
- 制作腊八粥不宜多放干果,腊八粥中常加入桂圆肉、葡萄干、蜜枣等干果,这些食材含糖量较高,不宜过量食用,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应节制。
- 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腊八粥中通常加入糯米以增加粘稠口感,但不易消化。脾胃虚弱的人,特别是已有溃疡性疾病的患者,应适量食用,避免造成消化负担。
- 煮粥时不宜加碱,很多人煮粥时习惯加碱,认为这样可以使粥更加黏稠易烂。然而,加碱会破坏大部分维生素,因此煮粥时不应加碱。
- 忌油腻食材过多。腊八粥中加入花生、核桃等油脂类食材能够提升口感,但过多摄入会增加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食用时需控制这类食材的用量。
- 忌生冷食物同食。腊八粥是温热食物,与生冷食物同食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应避免食用寒凉食物。遵循这些忌禁,更好地享受腊八粥的美味,同时保证健康。
腊八粥的六大养生功效
腊八粥是一种传统的节日食品,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多种健康功效,适合在寒冷的冬季食用。具六大生话养生的功用。
- 温暖脾胃:腊八粥是温热性食物,能有效温暖脾胃,促进消化,特别适合在寒冷的冬季食用。
- 增强免疫力:腊八粥中的多种食材如红豆、绿豆、坚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增强身体免疫力。
- 抗氧化:粥中的坚果和干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和矿物质,可抵抗自由基延缓衰老。
- 调节血糖:腊八粥中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适合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
- 补充能量:腊八粥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提供能量,适合在体力消耗大或能量消耗较多时食用。
- 促进血液循环:腊八粥中的红枣、红豆等食材含有丰富的铁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
这些功效使腊八粥成为冬季养生的理想食品,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
各地特色腊八粥
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多样,各地特色鲜明,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不同地区的腊八粥在用料和制作方法上有所不同,充分展示了地域特色和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北京腊八粥
以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等为主,口味香甜。
天津腊八粥
与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粥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东腊八粥
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河南腊八饭
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五谷丰登。
山西腊八粥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腊八粥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
陕南腊八粥
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浙江腊八粥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
四川腊八粥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较多,多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
上海腊八粥
上海人先是有腊八节概念,但渐养成了的是要喝“杂粮粥”趋向。大点的超市里有专门柜台供应各种杂粮,如小米、玉米渣子、高粱米等,赤豆、绿豆之外还有白腰豆等,还有莲子、芡实、米仁、血糯、黑米……都知道杂粮、粗粮有营养。“腊八粥”是应该常喝的,根据季节,根据口味,原料自由地搭配,可以加蜜饯、水果等,可以做出很多花样的。
甘肃腊八粥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
宁夏腊八饭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江苏腊八粥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韵。
腊八粥,统称腊八粥,名称无异,内容大同小异,旦在制法上有所不同,而充分彰示着地域特色,风俗与民分。这在人员流动性大且交互居住生活着的今天,更县特色更可借鉴更可尝式效仿,更人性化习俗化民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