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歌王王洛宾与三毛的未完情缘
西部歌王王洛宾与三毛的未完情缘
1989年,一首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西部情歌从新疆传到台湾,瞬间火遍大江南北。闭门不出的三毛偶然听到这首歌,被其独特旋律和优美歌词深深吸引,从而记住了这位名叫“王洛宾”的歌手。随后,三毛通过好友夏婕的采访文章了解到王洛宾坎坷的人生经历:两度入狱,在十八年牢狱生涯里,他顽强乐观,甚至还在监狱里用牙膏皮卷起来做笔,写下了囚歌《炊烟》。每天黄昏,王洛宾就坐在门前看夕阳,太阳落山了,就对着爱妻的遗像,弹曲子给她听。
读到这段文字的三毛,不禁落泪。她突然发现:这个素未谋面的人,竟与自己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是命途坎坷,同样饱受了挚爱离世的痛苦,也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固执守望着再也回不来的爱情和温暖时光。经历的相似,让三毛与王洛宾命运开始有了交集;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看看他!
1990年4月,三毛通过各种努力,成功报名了大陆旅行团,得以顺利乘飞机抵达乌鲁木齐。飞机落地后,三毛便找借口匆匆告别旅行团,只身前往那个让她日思夜想的地方,即王洛宾的家。两人第一次见面的这年,三毛47岁,王洛宾77岁!在三毛的想象中,王洛宾是个自由潇洒的年轻人。所以,当白发苍苍的王洛宾出现在三毛眼前时,受挫感也立刻包裹了她。当时的三毛完全是以震惊的眼神注视着这位传说中的“西北歌王”,良久后,又以常人难以理解的直白问对方:“你一个人住这么空荡荡的房间,有没有寂寞感?”老人惊了一下,马上反问道:“你一个人到处走,不寂寞吗?”三毛微微一笑,礼貌地回答:“流浪本身就为了排除寂寞。”
正是这场有关寂寞的谈话,让两个人的心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歌王本就热情好客,他畅快地与三毛分享了自己在西部大漠的生活琐事以及歌曲创作;当聊到《掀起你的盖头来》来源于新婚当夜与妻子第一次见面的灵感时,三毛完全被这种爱情的浪漫吸引住了,对爱情早就闭口不言的她,也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与荷西的生死之爱。相似的经历,让两人有了种因“同病相怜”而生的情愫。对三毛来说,自己终生所求的,无非是精神上的满足;她不爱世俗的繁华,不爱物质的富庶,人间有情,才能留住她,而精神的契合便是她生平最大的安慰。而对王洛宾来说,三毛这位浑身散发着异域风情的女性,同样让他默默心动。所以,即便相差30岁的两人只交谈半天,但在奇妙缘分的引领下,彼此早就惺惺相惜,互为知己。
三毛还想跟王洛宾多待一会儿,可惜因时间有限,她有其他的安排在先,不得不离开王家,出门前,三毛将她的宾馆住址写给王洛宾,希望他可以抽时间去看她。几天过后,王洛宾果真去宾馆为三毛送行。因年岁较大,他忘记了三毛的房间号,只好向前台询问,不想却由此暴露出三毛行迹,被宾馆内的旅客奔走相告,一群人争相拿着三毛的书找她签名。目睹这一场面,王洛宾才真正知晓三毛在大陆的影响力。面对自己的不慎失言,王洛宾深表歉意。而这份彬彬有礼的文雅,彻底让三毛沉睡许久的爱骤然复苏,她凝视着渐行渐远的王洛宾,忍不住像个刚恋爱的17岁少女一样冲他喊着:“给我写信啊!回去就写,我到了台湾就能看到你的信!”
自离开乌鲁木齐后,三毛的脑海里都是那位目光深邃、洋溢着夕阳魅力的歌王。她惊喜地发现:不管是对方的幽默诙谐、深情持重,亦或是优雅谈吐……都让自己眷恋不已。于是,向来视真情为生命的三毛,就这样以狂热的姿态扎进了那团爱情的火焰里,毫不顾忌两人相差悬殊的年纪,爱得热烈而勇敢。
回到台湾后,三毛没有立刻收到王洛宾的信。可三毛却丝毫不受影响,回到住所后,她立刻给王洛宾写信;黄褐色的信笺上,洋洒着她炽热的情感:“我亲爱的朋友,洛宾: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在这封信里,三毛用文字的形式向王洛宾表白了。“这是天命,没法抗拒的”,这句话像是对王洛宾说,也像是对自己和荷西说的。人生一世,本就是不断寻找爱、争取爱并去爱的过程。整整十年过去了,三毛再度从尘世寻探到爱情的踪迹,又怎会轻易放手?她知道对方的担忧,所以便决定和对方秉承的“世俗”对抗到底:“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我不要称呼你老师,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此时的三毛已全然陷进了爱里,她在信里忍不住写到:“我回来了,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照片上,看我们的眼睛,看我们不约而同的帽子,看我们的手,还有现在,在家中,蒙着纱巾的灯,跟你都是一样的。”回来后的四个多月里,三毛总共给王洛宾写了15封信,每一封信,都承载了三毛义无反顾的爱恋和欢喜;她想用自己的勇敢来告诉王洛宾:年龄这种世俗的东西,不是感情的障碍,它们约束不了爱情。这样的勇敢,她希望他懂!可对于三毛一封封寄往乌鲁木齐的表白,王洛宾如何看待呢?不得不说:三毛完全是以颇富戏剧性的方式闯入歌王世界的。就如一只初次展翅的小鸟,在兴奋欢悦的叽喳声中,打破了王洛宾半生的平静。可纵然老人暮心大乱,内心却是强烈的“不配得”感。他已经78岁了,这是个洞悉无常天命的年龄;他无法预料这段爱情该如何收尾,就如无法预料自己第二天清晨能否顺利醒来般。如
然而,这段感情并未能如两人所愿地发展下去。王洛宾因年龄和健康状况的担忧,选择保持沉默。尽管三毛在给王洛宾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热烈的爱意,但王洛宾始终没有给予明确的回应。1990年冬天,三毛给王洛宾写了一封诀别信,编织了一个即将与英国人结婚的谎言。二十余日后,三毛自杀的消息传来,让整个文坛都为之震惊。王洛宾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选择了皈依佛门,用音乐与佛法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三毛与王洛宾的故事,如同一首未完成的交响乐,旋律中充满了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他们的故事或许并不完美,但却真实而动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情感与灵魂的交流。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唯有爱与记忆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