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徐勇教授:成为学术“恒星”而不是“流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6: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徐勇教授:成为学术“恒星”而不是“流星”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徐勇教授在湖北省文化传承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青年学者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40年学术生涯的心得体会。他以“成为学术‘恒星’而不是‘流星’”为主题,强调了学术韧性和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年轻学者们通过持续努力和敏锐洞察,在学术道路上取得长远发展。

01

学术韧性和创新:决定学术高度和持久度的关键

徐勇教授指出,学术韧性和创新是学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比喻说:“学术锐性决定飞多高,学术韧性决定行多远。”学术锐性是指对学术问题的敏锐性,能够站在学术前沿;而学术韧性则是指在选定领域长期坚持的能力。他以自己40年专注农村与基层研究的经历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持续努力和敏锐洞察力取得学术成就。

02

从“新军”到“重镇”:构建学术影响力的路径

徐勇教授还强调了学术团队的重要性。他提到,构建学术重镇需要团队合作,围绕共同目标相互激励。他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为例,讲述了如何通过团队协作,开展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形成具有标识性的学术成果。

03

“深度中国调查”:田野政治学的实践与创新

徐勇教授倡导的田野政治学研究方法,强调深入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带领团队于2015年启动“深度中国调查”项目,经过十年努力,调查规模已大大超过日本满铁的农村调查,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料,并初步提出了一些原创性概念和观点。这一项目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对话交流的平台。

04

学术传承与青年学者的培养

徐勇教授的分享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青年学者表示深受启发。他们认识到,要想在学术道路上取得长远发展,不仅需要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学术韧性。徐勇教授的教诲,为他们指明了成为学术“恒星”的道路。

徐勇教授的学术生涯和分享,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学术魅力,也为学术界树立了榜样。他倡导的学术韧性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的理念,将激励更多青年学者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体系建构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