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土高原上的沙苑子种植秘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0: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土高原上的沙苑子种植秘籍

黄土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沙苑子,又名潼蒺藜、蔓黄芪,是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在中医药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功效包括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沙苑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01

沙苑子的特性与适应性

沙苑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通体被柔毛。根长而粗壮,茎略扁,较细弱,基部常倾卧,有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21片,矩状椭圆形。夏季开黄色蝶形小花,总状花序腋生。荚果膨胀,纺锤形,长约3厘米,表面被黑色硬毛。种子20~30粒,圆肾形,表面发棕色至深棕色,光滑。

沙苑子适应性很强,喜通风透光环境,耐寒、耐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砂质壤土、壤土、黏壤土均可种植,忌连作,前茬以玉米为好。这些特性使其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理想的种植选择。

02

种植技术要点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边、田埂、坡头山地,砂质壤土、壤土、黏壤土均可。整地时要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繁殖方法

沙苑子用种子繁殖,播种分春、秋二季。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秋播在8~9月。在整好的地里进行条播,行距33厘米,顺畦划小沟约1.65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6~1厘米,播后浇水。每公顷播种量15~22.5千克,温度在15℃左右,2周即能发芽。

沙苑子还可与小麦、玉米、棉花套种。方法是在小麦播种时每隔165厘米留出23.1厘米空地,第二年3~4月套种沙苑子,小麦收后再种玉米。玉米收后把秆处理掉有利于沙苑子生长。

田间管理

出苗前适当浇水,以利出苗。出苗后不易多浇水,避免徒长。当苗高8厘米左右时,按株距10~13.2厘米定苗,留壮苗2~3株,立刻扶苗培土。雨季注意排水。生长期和孕蕾期,结合松土除草追施人粪尿或硫酸铵2次,以后每年返青时每公顷施厩肥45000~60000千克,粪和土混合,盖于地面上,促进植株返青生长。过于寒冷的地方,上冻前浇冻水,每年收获后都要中耕除草,追肥过冬。

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由真菌感染,危害叶子,反正面有白色粉状物,末期变小黑点。防治方法:清理田园,烧毁病株,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市津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400倍液喷雾,每7天1次,连续2~3次。

金针虫:6~8月发生,危害根部,撒施磷酸铅防治。

03

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中药材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灵宝市为例,当地通过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推动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例如,返乡创业青年孙鑫通过精心选育和研制的灵翘1号、灵翘2号良种,不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沙苑子等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益借鉴。

沙苑子在黄土高原的种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其强大的抗旱性和适应性,使其成为退耕还林、种树种草项目的理想选择。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沙苑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我们相信,在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下,沙苑子种植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