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开发磁共振诊断新方法,南大发现GP73标志物,肝纤维化检测迎来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0: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开发磁共振诊断新方法,南大发现GP73标志物,肝纤维化检测迎来突破
近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复旦大学步文博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研究,开发出基于磁共振分子影像的无创诊断技术,通过识别新型分子标志物FAPα,实现了对肝纤维化的精准分级诊断。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在这一领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婕教授团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上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李婕教授团队针对这一临床挑战,开发了Agile 3+等新型无创诊断工具,为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慢乙肝合并MAFLD患者中,传统的无创评分模型如FIB-4、APRI、NFS等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李婕教授团队通过大规模队列研究,分析了3000多例肝活检样本的数据,发现Agile 3+在这一特定人群中表现良好。此外,团队还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结合多项指标开发出用于诊断进展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随机森林模型,显著提升了诊断效能。
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肝纤维化标志物。研究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GP73可用于单独预测肝纤维化的发生。当GP73临界值为150 ug/L时,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88.3%,均高于传统的甲胎蛋白(AFP)。GP73的表达量与肝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相关,可动态监测肝病进展。
无创诊断技术的改进不仅能帮助更早期地识别出高危患者,还能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这些新型无创诊断工具有望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首选方法,为全球数亿慢性肝病患者带来福音。
热门推荐
为何口腔溃疡总爱“缠着你”?重源教你如何应对!
脑出血后癫痫治疗:六种常用药物及个体化用药原则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谨防智能电子设备泄密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新规出台:十类人员须持证上岗,每年培训不少于24小时
千里跃进大别山|金寨县丁埠村:昔日深山里,今朝“桃花源”
高电位治疗仪:临床验证有效的多功能康复设备
《09西游记》:视觉盛宴与剧情深度的矛盾探索
晒太阳助你更快乐:解密阳光提升情绪的科学原理
维生素D效果被夸大,专家建议综合管理骨骼健康
日本学者新书揭秘日军二战期间“秘密战”史实
车贷解押攻略:从材料准备到手续办理全流程解析
车贷还清想卖车?先办理解押再交易,这些步骤不能省
绿萝养鱼缸,净化水质神器
硫酸钠:农业灌溉水处理的高效解决方案
自然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创新应用:从水生植物到纳米技术
从物理到心理:正负能量概念的多维解析
心理能量的三大定律:荣格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洞见
老幺效应:家庭环境如何塑造最小孩子的性格
古汉字“尃(叀)”:从纺锤到缰绳的文化之旅
“尃(叀)”字背后的古老技艺:纺磗与牵牛
《八角笼中》:一场格斗,两种人生
斯诺克大师教你如何打好每一杆
“哲思”“哲慕”:既求智慧又重人缘的双胞胎名字
晚上钓鱼:深水还是浅水,为你揭开夜间钓鱼的奥秘
高血糖竟如此“坑爹”!免疫系统遭殃
妇女节前夕,忘川风华录以花木兰角色致敬女性力量
如何正确操作朗逸车的挡位?这种操作方式存在哪些注意事项?
乐东黄流镇水厂扩容工程进入冲刺阶段,明年5月将通水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号”奔月!揭秘三大看点
从八字看伤灾:命理学预测与化解方法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