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开发磁共振诊断新方法,南大发现GP73标志物,肝纤维化检测迎来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0: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开发磁共振诊断新方法,南大发现GP73标志物,肝纤维化检测迎来突破
近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复旦大学步文博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研究,开发出基于磁共振分子影像的无创诊断技术,通过识别新型分子标志物FAPα,实现了对肝纤维化的精准分级诊断。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在这一领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婕教授团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上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李婕教授团队针对这一临床挑战,开发了Agile 3+等新型无创诊断工具,为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慢乙肝合并MAFLD患者中,传统的无创评分模型如FIB-4、APRI、NFS等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李婕教授团队通过大规模队列研究,分析了3000多例肝活检样本的数据,发现Agile 3+在这一特定人群中表现良好。此外,团队还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结合多项指标开发出用于诊断进展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随机森林模型,显著提升了诊断效能。
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肝纤维化标志物。研究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GP73可用于单独预测肝纤维化的发生。当GP73临界值为150 ug/L时,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88.3%,均高于传统的甲胎蛋白(AFP)。GP73的表达量与肝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相关,可动态监测肝病进展。
无创诊断技术的改进不仅能帮助更早期地识别出高危患者,还能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这些新型无创诊断工具有望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首选方法,为全球数亿慢性肝病患者带来福音。
热门推荐
工作能力差的人有哪些特征?应该如何调整?
上海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网上办理流程
人造甜味剂:不健康的“甜蜜陷阱”
大天使乌列:地狱之火的掌管者与亡灵的审判者
在日本坐飞机能带打火机?细说登机行李的注意事项
中远海运与Fortescue签署合作备忘录共推航运业绿色发展
湖南浏阳:烟花点亮文旅市场
新政策保驾护航,植保无人机迎来增量市场:应用场景和海外市场!
脂溢性皮炎与肝功能
山东2024GDP接近10万亿,预计增长5.7%
破在生肖中代表什么
Excel表格怎么贴在PPT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个成语背后的历史与智慧
暴雨造成车辆受损 哪些可以索赔
什么是反拍?完全入门指南
乙酰半胱氨酸补剂(NAC)的8种功效及副作用(6点使用禁忌请小心)
阿格斯(Argus):全球动力煤市场2024年年中深度观察
哲学家论死亡与来世:灵魂不朽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智能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投资少的十大创业项目推荐
先天八卦图:掌握了核心,无论你在哪,自己也能画出一个八卦图
揭秘《神仙道藏经阁》中武魂的获取方法 探寻游戏中激动人心的武魂获取途径
汉字“涛”的文化内涵与知识详解
无人驾驶车辆违规行驶发生车祸,这“锅”到底谁来背?
耳软骨炎和耳软骨膜炎的区别在哪儿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同
讲好故事,打好品牌!汕头探索“美食+文化+旅游”融合路径
“心斋”与“坐忘
国有大行出手!中国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点至700元 为开年金价创新高后首家跟进
华为手机双卡流量设置攻略:从基础设置到智能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