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开发磁共振诊断新方法,南大发现GP73标志物,肝纤维化检测迎来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0: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开发磁共振诊断新方法,南大发现GP73标志物,肝纤维化检测迎来突破
近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复旦大学步文博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研究,开发出基于磁共振分子影像的无创诊断技术,通过识别新型分子标志物FAPα,实现了对肝纤维化的精准分级诊断。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在这一领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婕教授团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上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李婕教授团队针对这一临床挑战,开发了Agile 3+等新型无创诊断工具,为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慢乙肝合并MAFLD患者中,传统的无创评分模型如FIB-4、APRI、NFS等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李婕教授团队通过大规模队列研究,分析了3000多例肝活检样本的数据,发现Agile 3+在这一特定人群中表现良好。此外,团队还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结合多项指标开发出用于诊断进展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随机森林模型,显著提升了诊断效能。
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肝纤维化标志物。研究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GP73可用于单独预测肝纤维化的发生。当GP73临界值为150 ug/L时,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88.3%,均高于传统的甲胎蛋白(AFP)。GP73的表达量与肝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相关,可动态监测肝病进展。
无创诊断技术的改进不仅能帮助更早期地识别出高危患者,还能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这些新型无创诊断工具有望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首选方法,为全球数亿慢性肝病患者带来福音。
热门推荐
傍晚怎么描写?解锁夕阳余晖的N种高级写法!
荣格八维理论下INFJ的功能排序、特点及荣格八维与十六人格的关系
MATLAB仿真Nakagami-m分布
香港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审计的重要性与流程深度解析
1200条人才需求!《山西省人才需求目录》正式发布
上海到泉州直达大巴车班次查询表(路线+票价)
软件开发中是如何保证网络安全的
商周首席经济学家杨少强精選 3 本商业思维必读
新式床走红!省钱美观还实用,三种主流款式任你选
如何提高团队活跃度
九首释怀诗词,珍惜不期而遇,看淡不辞而别
探索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趋势浪潮
5国15所顶尖学府联合综述:人形机器人运动与操控的最新突破与挑战
世界共舞拥抱世运 成都这边风景独好
食物中毒,急救措施有哪些?
米诺地尔微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个体工商户与经营者的关系?
个人所得税撤销申诉全流程指南:从操作到补税
微信账号解封服务背后的法律风险与平台监管困境
来分期老是打电话骚扰怎么办?8个实用解决方案
PEEK板主要应用于哪几个行业?
DIY法式香草冰淇淋:从零开始制作细腻香滑的冰淇淋
陇南深度游攻略:6-8天行程规划
牛奶在冰箱外能安全保存多久
吕雉执政时期的历史功绩探究,有着什么影响存在?
已有两地率先执行!新学年开始:福建是否会实行12年义务教育?
滞胀的成因:哪些因素会导致滞胀
凶神恶煞是什么意思:探秘这一形容词背后的含义与文化内涵
金银花:自然馈赠的清热解毒良药及其多重健康功效
BLAST盘点:CS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战队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