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陕西省旬阳市拐枣酒:千年传承的秘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1: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陕西省旬阳市拐枣酒:千年传承的秘密

陕西省旬阳市,素有“中国拐枣之乡”的美誉。这里,每一棵拐枣树都承载着500多年的文化记忆,每一滴拐枣酒都凝聚着旬阳人的匠心智慧。从明朝时期就有记载的旬阳拐枣酒,如今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01

历史渊源:500年的文化传承

据史料记载,旬阳拐枣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时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拐枣的记录出现在《诗经·小雅》中的“南山有枸”,据《辞源》解释:“枸即枳椇,南山谓之秦岭”。而旬阳,正位于秦岭南麓,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拐枣的重要产地。

关于拐枣的最早文字记录见于《唐本草》,刊行于1590年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味甘、性平、无毒”,“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陆玑《疏义》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本草衍义补遗》中记有:“一男子年三十余,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虚乏……必须鸡距子解其毒,遂煎药中加而服之,乃愈”。“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从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02

地理环境:秦岭南麓的天然馈赠

旬阳市北居秦岭,南依大巴山,汉江水系横贯中部,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中国硒谷”核心地带。境内可开发利用的中硒以上土壤约占28.6%,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生长出的富硒农产品成为硒元素的最佳使者。同时,依山傍水的独特地理环境,也给予了被秦始皇以“万寿果”命名的拐枣最优的种植条件。

03

精湛工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旬阳拐枣酒的酿造工艺,凝聚着世代酿酒师的智慧。传统的蒸馏法,将粮食与拐枣按特定比例混合,经过浸泡、初蒸、闷水、复蒸等工序,再加入酒曲进行糖化发酵。这一过程,不仅保留了拐枣的天然营养,更赋予酒液独特的风味。

04

产业发展:从地方特产到国家名片

近年来,旬阳市大力发展拐枣酒产业,将其打造成地方特色产业。目前,全市拐枣种植面积达40万亩,建成万亩镇21个、千亩村30个,拐枣总产量占全国的80%。在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旬阳也在不断增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肌造血”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院地科技合作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等形式,精心培育拐枣产业。目前,全市培育拐枣加工企业9家,生产拐枣酒、拐枣醋、拐枣饮料和保肝护肝类产品20余种,综合产值超3.4亿元,带动了8.5万户农户稳定增收。

05

文化价值: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旬阳拐枣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张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悌忠信的孝道文化,也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悌忠信的孝道文化。在旬阳这片土地上,百年以上的拐枣树还有上百棵,其中位于白柳镇的“拐枣王”,已被列入旬阳古树保护名录。这些古老的拐枣树,见证了旬阳拐枣酒的千年传承,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悌忠信的孝道文化。

06

未来展望:从秦岭深处走向世界

当前,旬阳市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拐枣产业深度开发。计划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推进科技创新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旬阳拐枣酒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旬阳拐枣酒正从秦岭深处走向世界舞台,向全球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陕西省旬阳市拐枣酒,这杯凝聚着500年历史精华的佳酿,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一张中国的名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