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高发,护眼小技巧揭秘
青少年近视高发,护眼小技巧揭秘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峻。据国家疾控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1.9%,尽管较2018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但这一比例仍处于较高水平,近视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护眼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保持正确的阅读距离是保护视力的关键措施之一。那么,究竟多远的距离最为适宜呢?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给出了明确答案:理想情况下,阅读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
这一距离的科学依据何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副主任王丽强教授解释道:“当阅读距离保持在30-40厘米时,能够有效减少眼睛的调节压力,降低视疲劳的风险。”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部肌肉持续紧张,增加患近视的风险。而适当的距离则有助于减轻眼睛的调节负担,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除了保持正确的阅读距离,科学用眼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
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将视线移开至20英尺(约6米)远处,休息至少20秒。这有助于缓解视疲劳,降低视网膜和晶状体的负担。
调整光线和姿势
确保阅读环境光线充足且柔和,避免在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中用眼。同时,保持正确的坐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胸口距离桌子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
适度户外活动
研究表明,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跑步、打篮球等,对保护视力有积极作用。建议每天在校内外各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连续使用电子产品超过2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均衡饮食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及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甘蓝、西兰花、玉米、橙子等,有助于增强眼部抗氧化能力,保护视网膜和黄斑区域的功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眼部问题。建议18-40岁的人每2-3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40岁以上人群则应每1-2年检查一次。
保护视力,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通过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调整阅读姿势和定期休息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视力问题的风险。同时,均衡的饮食也为眼睛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