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致维生素B12缺乏,专家建议定期检测补充
二甲双胍致维生素B12缺乏,专家建议定期检测补充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较低的低血糖风险。然而,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干扰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和造血功能的重要营养素,缺乏时可引起贫血、神经系统损害等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二甲双胍:糖尿病治疗的基石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其降糖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强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这些作用使得二甲双胍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改善血脂和体重,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维生素B12: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是唯一需要肠道分泌物(内因子)帮助吸收的维生素。它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等。维生素B12还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二甲双胍与维生素B12缺乏:一个不容忽视的关联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这种关联最早在1969年就有报道,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抑制胃壁细胞分泌内因子,从而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此外,二甲双胍还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干扰维生素B12的吸收:
- 抑制小肠蠕动,导致细菌过度生长,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 改变胆汁酸代谢和重吸收,影响维生素B12的肝肠循环
- 干扰维生素B12与回肠末端上皮细胞受体的结合
临床研究发现,使用二甲双胍4-5年后,患者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剂量越大,缺乏的风险越高。例如,每日使用量超过2000mg的患者,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增加867%。
维生素B12缺乏的表现
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包括:
- 血液系统症状:严重疲劳、面色苍白
- 神经系统症状:共济失调、周围神经病变、痴呆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其他症状:月经不顺、皮肤问题、记忆力减退
如何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12缺乏
对于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建议定期检测维生素B12水平。当维生素B12水平低于148 pg/ml时,可诊断为缺乏症。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补充和肌内注射。
口服补充:维生素B12补充剂可以有效缓解缺乏症状。尽管口服吸收率较低(仅为肌内注射的0.5%-4%),但研究表明两种方式均能纠正缺乏。
肌内注射:对于严重缺乏或吸收不良的患者,建议先采用肌内注射治疗。英国血液学会指南建议每周3次、连续2周注射钴胺素(1000 μg)。
此外,补充叶酸和钙剂也有助于改善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肝脏、肾脏、海鱼类和贝类等。
实用建议
- 定期检测: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应每年检测一次维生素B12水平。
- 合理补充:一旦发现缺乏,应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可先尝试口服补充,必要时采用肌内注射。
- 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肾脏、海鱼类和贝类。
- 联合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联合使用叶酸和钙剂。
二甲双胍与维生素B12的关系提示我们,在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也要关注营养素的平衡。通过合理补充维生素B12,可以预防相关并发症,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