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岛考古:北辛至岳石,地名承载7000年文明记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50: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岛考古:北辛至岳石,地名承载7000年文明记忆

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海岸线和现代化的都市风貌,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北辛文化到岳石文化,每一处地名都承载着数千年文明的记忆,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01

北辛文化的曙光

1958年,考古学家在山东省滕州市北辛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便是著名的北辛文化遗址。作为海岱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6300年,为研究中国北方早期农业社会提供了重要线索。

北辛遗址出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简单,多为圜底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艺水平。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以及房屋遗迹和墓葬,为我们了解北辛文化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宝贵资料。

北辛文化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也为探讨中国北方农业起源和文明进程提供了重要参考。青岛地区的一些地名,如“北辛庄”、“北辛街”,正是这段远古历史的见证。

02

龙山文化的辉煌

如果说北辛文化是青岛历史的曙光,那么龙山文化则是这座城市文明的巅峰。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济南章丘龙山镇发现了著名的城子崖遗址,揭开了龙山文化的神秘面纱。

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黑陶器物,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誉为“蛋壳陶”的高柄杯。这种陶器薄如蛋壳,最薄处仅0.2毫米,展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极高水准。龙山文化的黑陶制作技艺精湛,器形多样,包括鼎、鬲、甗、盘、豆、杯、盆、罐、瓮、尊、罍、甑、器座、器盖等,广泛用于储食、蒸煮、汲水、饮食、饮酒、祭祀、随葬等生活场景。

龙山文化不仅在制陶工艺上达到了巅峰,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和复杂化。城子崖遗址的城墙、房屋遗迹和墓葬群,揭示了龙山时代城市生活的繁荣景象。青岛地区的城阳城子龙山文化遗址,同样见证了4000多年前先民们的生活图景,成为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岳石文化的延续

岳石文化是继龙山文化之后在山东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考古学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岳石村,因此得名。岳石文化距今约4000-3500年,相当于夏代至早商时期,是东夷族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

平度东岳石遗址是岳石文化的典型代表,位于大泽山镇东岳石村南100米处。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70米,地势较高。1959年因修筑淄阳水库而被发现,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进行了首次发掘。出土的陶器多为泥质灰陶和黑陶,器形多样,包括罐、尊、器盖等。石器出土有斧、锛、刀、凿、铲、纺纶、镞、砺石、网坠、敲砸器等。1993年秋,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500余件,进一步丰富了岳石文化的内涵。

岳石文化的发现,对于研究龙山文化的流变和夏、商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考古学界普遍认为,岳石文化是东夷族的文化遗存,与商族的起源有着密切联系。青岛地区的岳石文化遗址,如平度东岳石遗址,不仅展示了东夷族先祖的生活痕迹,也为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04

地名里的城市记忆

青岛的地名,犹如一部展开的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立体画卷。从“北辛”到“岳石”,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凝结着一段历史,承载着先民们的智慧与记忆。

例如,城阳城子龙山文化遗址坐落于城阳镇城子村东北角,断崖峭壁间的灰褐文化层如静默无言的历史书页,揭示出4000多年前先民们的生活图景。不其城的名字,源自当地古老部落“不族”与“其族”的合称,它深植于城阳这片土地,赋予了地名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再如,平度东岳石村,因岳石文化遗址而闻名。这个看似普通的小村庄,实则见证了东夷族先祖的生活痕迹,承载着4000多年前的文明记忆。类似的地名还有许多,它们如同一个个历史的坐标,串联起青岛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脉络。

地名不仅是地理的标识,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着先民的生活记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正如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言,地名恰似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以独特的方式标注和传承着文化。

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地名,都是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青岛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让城市的文脉得以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