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三大自然景观:冠豸山、龙硿洞、九鹏溪
龙岩三大自然景观:冠豸山、龙硿洞、九鹏溪
龙岩,这座位于福建省西部的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从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的冠豸山,到形成于三亿年前的龙硿洞,再到拥有茶园密林的九鹏溪,龙岩的自然美景令人叹为观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探寻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
冠豸山:丹崖碧水,客家神山
冠豸山景区坐落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境内,2001年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冠豸山景区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属丹霞地貌,千峰竞秀、气势恢宏、巍峨壮观,青山与碧水相伴,绿树与丹崖相依,形成了十里丹崖十里画的奇观,与武夷山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冠豸山景区所在的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于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冠豸山景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而且独具特色,品位较高,集聚度强,组合状况良好。景区旅游资源涵盖8大主类,19个亚类,45个基本类型,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丰富,资源体量大,丰度高。由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和丹霞峰墙-峡谷景观群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演化的博物馆。鉴于冠豸山地质类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及其所具有的科学价值,2024年3月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含冠豸山)正式获批。
冠豸山是客家文化的摇篮,有“客家神山”之美誉。拥有客家十番音乐、雕版印刷技艺、游大龙、走古事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自宋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刻石记事,凝结了中国摩崖石刻的瑰丽篇章。以丘氏书院、东山草堂等历代书院为代表的客家书院文化,对全球客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纪晓岚、林则徐题写的“追步东山”和“江左风流”牌匾至今还高悬于此。
龙硿洞:三亿年地质奇观
龙硿洞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流水淙淙,景色秀丽,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观和复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洞中有如同瀑布倾泻而下的“高峡飞瀑”,翩翩起舞的仙人、和平鸽之类的象形石景观,以及许多历史相当悠久的石钟乳。大的大厅龙宫空间颇大,据说能容纳几千人。而窄的龙凤阁,有些地方则需要手脚并用爬过去。神奇的镇洞之宝是一处“龙伞”,钟乳石天然形成一把张开的巨伞,在灯光衬托下显得出神入化。这是国内的一处石伞,也尤为珍贵。另外,在水晶塘下面有一条地下暗河,这条河终年不见天日,河水却会不定期涨潮,一说看见涨潮的人会交到好运。
九鹏溪:水上茶乡,珍禽栖息
九鹏溪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平市南洋乡,是漳平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景区面积1800公顷,主要特点是奇山、秀水、茶园、密林、珍禽(鸳鸯),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功能为一体。明代大航海家王景弘和旅行家徐霞客都曾到访此地。
九鹏溪水上茶乡九鹏溪风景区位于漳平市南洋乡,是漳平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九鹏溪景区距漳平市区28公里,省道208线永(安)―漳(平)公路纵贯其间,交通十分便利。景区面积1800公顷,主要特点是奇山、秀水、茶园、密林、珍禽(鸳鸯),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功能为一体。明代大航海家王景弘经过这里走向世界,旅行家徐霞客曾两度泛舟游览九鹏溪。
龙岩的自然景观各具特色,从冠豸山的丹崖碧水到龙硿洞的喀斯特奇观,再到九鹏溪的茶园风光,每一处都凝聚着数千万年的地质变迁和历史沉淀。无论是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惊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