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熬夜学生必看:从饮食到运动的健康指南
冬季熬夜学生必看:从饮食到运动的健康指南
随着冬季的到来,熬夜的学生们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学业压力,还要抵御寒冷的侵袭。一份贴心的健康饮食指南,或许能为你们提供一些温暖的力量。
冬季养生饮食原则
冬季养生,应遵循“冬藏”的原则。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网站所建议的,冬季饮食应远离寒凉生冷食物,最好选择温热食物。进补的话,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鱼肉等。同时,进补宜适量,过量可能引起上火等不适症状。日常饮食宜营养均衡,种类多样化,注意谷物、肉类、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
熬夜对身体的影响
熬夜对身体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从心脏到肾脏,从肝脏到大脑,这些身体的核心器官都在悄悄承受着熬夜带来的负担。
心脏:夜晚本是心脏放松的宝贵时刻,这时它的神经系统应从白天的忙碌交感神经状态,平稳过渡到由夜间的迷走神经支配。这一转变让心脏得以休息,心率自然放缓。但在熬夜的状态下,交感神经持续处于兴奋状态,这不仅让我们的心脏难以得到应有的休息,还可能导致血压的持续升高。这种影响并非小事,研究显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增加了20%~32%,其中女性的影响尤为显著。
肾脏:有研究发现,肾脏也有昼夜节律,随着夜幕的降临,肾脏的工作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如晚上排尿的减少和尿液酸碱度的变化,白天的尿液呈碱性,而夜间则偏酸性。然而,在熬夜的习惯下,这个精密的系统会受到干扰。当我们推迟睡眠,忽视身体的自然节律时,肾脏的昼夜节律也随之被打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调整问题,而是一种对肾功能的潜在损害。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缩短与肾功能下降紧密相连,平均每减少一小时的睡眠时间,肾小球滤过率就降低1.1ml/min/1.73m^2。这一变化虽微,但对肾脏健康的影响却是长远和深刻的。
肝脏:夜晚,当世界进入梦乡,肝脏却在默默开展它的夜班工作。这个不眠的化学工厂,在夜间处理着各种代谢物质,维持着我们体内的平衡。但是,熬夜的习惯却对这个精密的生物过程造成了干扰。睡眠不足不仅仅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还对我们的肝脏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睡眠不足会通过增加食欲诱导激素—生长素释放肽的水平,同时降低控制饱腹感的瘦素水平,从而诱发我们的食欲,通常导致体重增加;同时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受损。这些都是危害肝脏健康的危险因素。具体来说就是,睡眠时间减少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增加了15%。
大脑: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大脑无疑是最为勤奋的工作者。它处理着日常的思考、情感和记忆,甚至在我们沉睡时,也在进行着梦境的编织和记忆的整理。然而,当夜深人静,我们还沉浸在熬夜的状态时,我们的大脑却被剥夺了它本应享有的休息和恢复时间。熬夜对大脑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第二天,我们往往感到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但这只是冰山一角。长期的睡眠不足对大脑的损伤是深远且隐蔽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警惕性都会因长期熬夜而受损。更为深刻的是,与每晚睡眠充足6~8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大脑体积更小,比如右侧伏核体积减小2.0%至右前极体积减小0.5%。
营养补充建议
熬夜虽然有时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减轻熬夜带来的伤害。以下是一些营养补充建议:
维生素补充:熬夜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维持眼睛健康。熬夜会消耗大量能量,维生素B群有助于能量代谢,减轻疲劳感。熬夜会降低免疫力,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等,全麦食品富含维生素B群,能提供稳定的能量,让你熬夜不再疲惫。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等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特殊食材推荐:黑枸杞,又称黑果枸杞,产自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植物。中医认为,黑枸杞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生物碱、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镁、铜、锌、锰、铁、铅、镍、镉、钴、铬、钾、钠等各种营养成分。与红枸杞相比,其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更丰富,尤其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的天然的花色苷,药用、保健价值高于普通红枸杞。
健康饮食建议:控制食物份量,多吃营养丰富的低卡食物,例如水果和蔬菜。少吃高卡高盐的食物。这包括精制食品、加工食品和快餐。多吃全谷物,全谷物是很好的纤维和其他营养素来源,对心脏健康和血压控制起到重要作用。限制不健康的脂肪,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量。这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患冠状动脉疾病这种常见心脏病的风险。选择低脂的蛋白质来源,瘦肉、禽肉和鱼类、低脂或脱脂奶制品和蛋类是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例如选择去皮鸡胸肉而不是炸鸡肉饼。选择脱脂牛奶而不是全脂牛奶。鱼类比高脂肪肉类更健康。某些鱼富含 ω-3 脂肪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类血脂。您会发现冷水性鱼类中的 ω-3 脂肪酸含量最高,如鲑鱼、鲭鱼和鲱鱼。其他来源包括亚麻籽、核桃、大豆和芥花籽油。豆类(豆子、豌豆和小扁豆)也是很好的低脂蛋白质来源。它们不含胆固醇,是肉类的良好替代品。食用植物蛋白而非动物蛋白可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它还能增加纤维的摄入量。限制并减少钠和盐,钠是一种矿物质。它天然存在于某些食物
具体食物推荐
橙子:味道清香,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克服紧张情绪,富含维生素C,可美容养颜,水分充足,帮助生津解渴,促进消化,是我们熬夜之后的好伙伴。
绿茶:经常熬夜会加快人体的衰老速度,特别是在电脑前加班熬夜的人,绿茶当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茶多酚,能够延缓皮肤衰老。
香蕉:含镁、钾等多种微量元素,镁元素具有非常好的缓解疲劳效果。香蕉当中的葡萄糖能够补充能量,帮助恢复体力。
胡萝卜:营养丰富,有民间“小人参”的雅称,富含B -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帮助消除眼部疲劳,改善眼睛干涩,预防夜盲症,增强人体免疫力。
山药:是同源食物,可补脾胃、助消化、生津,山药当中的黏液蛋白,能增加皮肤与黏膜的润滑度,减少皮下脂肪蓄积,有助美容。
杂粮粥:薏米、黑米、红豆、黑豆、莲子、糯米、核桃仁、燕麦等五谷杂粮搭配成的杂粮粥,热量低易消化,帮助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补充体力和精力。
养生小贴士
运动建议:慢跑是冬季非常适宜的运动,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心脏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同时还能抵御严寒。记得慢跑时要保持均匀速度,不要跑得太快,以免出汗过多导致感冒哦。太极拳是一项非常适合冬季的运动,它不仅能调息练气,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练习时记得防寒保暖,保持空气流通。瑜伽适合不喜欢户外运动的小伙伴,长期练习可以调理内脏系统,排除体内毒素,柔韧身体。练习前记得做好热身,避免运动伤害。跳绳是一种高效的有氧运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热量,适合冬季这样的低温季节。散步不仅能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灵活,还能预防骨质疏松。散步时记得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生活习惯:熬夜后身体易水肿,跺脚可刺激经络。双脚交替用力,活络膀胱经,促进水液代谢,助身体消肿。对于熬夜族与久坐者,此动作能缓解肩颈僵紧。双手背后相扣并拉伸,每日 5 次以上,每次 20 秒起,舒展背部肌群。别小看抖腿,它能加速血液循环。久坐熬夜后下肢易疲劳,适时抖一抖,让血液畅流,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熬夜后精力匮乏,利用碎片时间打盹很关键。哪怕几分钟的小憩,也能迅速提升清醒度,重启脑力,恢复元气。这一传统养生法简单易行,随时随地可做。双手握固,仿若聚敛精气,能宁神稳心,每次坚持 30 秒,有益身心。熬夜过后,身体缺水,肠胃功能受扰。多补充水分,可助力肠胃恢复活力,维持体内水平衡。采用简单的站立姿势,单脚着地,以此平衡身体,引导气血下行。每日每脚坚持站立一分钟,调节身体状态。遵循中医“子午觉”理念,熬夜之后进行 30 分钟午睡,能有效消除疲劳,让精神得到恢复与滋养。深蹲锻炼可以强化身体姿态,激活肌肉力量,有效缓解因熬夜引发的身体疲劳感。
让我们一起温暖度过每一个熬夜的夜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