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项数据西部第一!重庆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发布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2: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项数据西部第一!重庆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发布

10月25日,在重庆邮电大学举办的“数智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院士专家论坛会上,重庆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与重庆邮电大学联合发布《重庆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

重庆多个方面位居西部第一

《报告》从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发展基础、要素资源配置、人才智力支撑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重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现状。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研发投入强度达2.45%,位居全国第10位。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方面,重庆已建成4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分别达7565家和58524家。

《报告》显示,近年来,重庆加快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3年,重庆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8亿元,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600亿元,位列全国第八。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已建成183个智能工厂、1096个数字化车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6.1%和63.9%,均位列西部第一。

在人力资源支撑方面,重庆2023年新引进市外人才7.4万人,人才总量达到634.7万人,人才密度位居西部第一;全市高技能人才达162万,位居西部第一。

建议从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提升

《报告》主发布人、重庆邮电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樊自甫教授表示,尽管重庆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在创新引领能力、产业发展能级、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对此,《报告》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在加快实施原创性颠覆性重大科技创新方面,以建设四大重庆实验室为契机,谋划布局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同时,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推动高校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原始创新及成果转化。

在协同推进未来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以打造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抓手,加快优势领域产业生态建设,同时布局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在加快推进生产力三要素能级跃迁方面,扩大人才引进规模和数字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育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劳动者,并且构建“政府+平台+服务商”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向新型劳动工具转化。同时培育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推动北斗规模应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加速劳动对象向深海、深空、深蓝和深地等延展扩张。

在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方面,要加强科技政策统筹,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和金融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全面取消外资准入限制,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加快建立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体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本文原文来自科技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