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药2027年上市,脱发有救了?
北大新药2027年上市,脱发有救了?
近日,在CCTV-1《开讲啦》节目中,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透露,团队新研发的药物即将完成二期临床试验,最快有望在2027年上市。不仅能治脱发,还能减轻痛经。
这款药物是一种单克隆抗体,由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教授团队研发。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新型生物制药技术,通过靶向特定蛋白质发挥作用,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展现出潜力。
肖瑞平介绍,其团队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是一款“从0开始”研发的“原研药”。目前,已有200余人参与了该药物的临床试验,最快有望在2027年上市。不仅如此,该药还可以让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减轻痛经。
原研药指的是“原创性的新药”,没有前人能给出参考,科学家们必须从“0”做起,深刻理解疾病,一步步摸索解决方法。因此其研发周期漫长、投入大、风险高。
肖瑞平说,中国的原研药凤毛麟角,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药物,其开发的目标人群都是欧美人群,但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疾病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她希望自己可以“从源头开始,做一款既适合东方人又适合西方人的药,而不是复制过来。”
肖瑞平,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终生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7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1995年获得马里兰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3年获聘NIH 终身资深研究员。担任美国心脏学会中大西洋地区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心脏学会(ISHR)会士,美国临床医学研究会会士。2014年起担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兼具医学和生物学背景,专注于心血管与代谢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围绕G蛋白偶联受体(GPCR)、酶蛋白、激素受体三类最为重要的药物靶点,开展了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170余篇,引用近15,000次;从原理突破到药物设计,再到临床试验,积累了丰富的转化医学经验,是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领军者之一。
目前,这款药物已得到国家药监局相关认证。肖瑞平说:“希望能够在2027年、2028年得到全球批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愿景,应该是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