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湿疹来袭,教你应对脚掌脱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湿疹来袭,教你应对脚掌脱皮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5898191106165081929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f4428219520e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atopic-dermatitis-eczema/symptoms-causes/syc-20353273
4.
https://www.warts.hk/zh-cn/%E7%9A%AE%E8%82%A4%E7%99%A3-%E6%B9%BF%E7%96%B9/
5.
67628ca1000000001300b66d
6.
6763fecd000000001300b8d1
7.
6762df62000000000b023632
8.
676108b6000000001300d60c
9.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neurodermatitis/symptoms-causes/syc-20375634
10.
https://hnrb.huainannet.com/content/202411/18/content_173870.html
11.
https://www.jiaxuejiyin.com/cp/jiancejiemaliebiao/2024/987.html
12.
https://typf91.com/?id=2100

脚掌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脚掌局部红斑、瘙痒、脱皮等症状。这种疾病常由鞋袜刺激、过敏、多汗或鞋子不透气等因素导致。湿疹的根源在于体内风邪与湿邪蕴结,以及免疫系统过敏反应,而非单纯的皮肤问题。湿疹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合理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01

湿疹的症状

脚掌湿疹的症状可能包括:

  • 皮肤干燥、开裂
  • 瘙痒(瘙痒症)
  • 肿胀皮肤处出现皮疹(颜色因您的肤色而异)
  • 棕色或黑色皮肤上的小凸起肿块
  • 渗液和结痂
  • 皮肤增厚
  • 眼睛周围皮肤变暗
  • 抓挠后皮肤擦伤、敏感
02

病因分析

湿疹的根源在于体内风邪与湿邪蕴结,以及免疫系统过敏反应,而非单纯的皮肤问题。湿疹的产生与饮食习惯和情绪压力有关,建议通过调整饮食和情绪来改善湿疹症状。

03

鉴别诊断

脚掌脱皮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真菌感染、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等。湿疹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如果在脱皮之前曾经有过局部在水里面浸泡的时间过久或者是潮湿多汗、鞋袜更换不勤、走路太多、过度的摩擦刺激,也可能引起突发的大面积的脱皮,这是由于局部的物理因素所诱发的。还有一部分脚底突然的脱皮可能是某些原因诱发了脚部的湿疹或者是真菌感染的脚癣。这也可以引起脚底部突然出现水疱脱皮的现象,这个也需要仔细的鉴别诊断。

04

治疗方法

湿疹的治疗需要从身体内部调理,而不是仅仅使用止痒药膏等外用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用软膏或乳膏。治疗方法还包括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还包括使用含抗组织胺的抗敏感及止痕药物,减少抓痒对皮肤的额外刺激;使用外用润肤膏、类固醇药膏,纾缓干燥痕痒、控制皮肤过敏炎症;口服类固醇适用于湿疹情况严重之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继发性感染。

05

日常护理

湿疹患者需要注重日常护理。虽然过敏性疾病一般都较难预防及完全根治,但如能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加强护理及接受适当治疗,大都可控制和减轻病情。另外,多项研究发现湿疹不只是过敏性皮肤问题,亦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此说法源于人体大部分的免疫细胞都集中在肠道,肠道欠健康的话,身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引发湿疹。中大医学院多项研究亦发现,服食益生菌(Probiotics)有助补充肠道内的「好细菌」,平衡肠道微生态,稳定肠道酸碱度,提升免疫力,降低復发机会。

  1. 保持个人卫生,出汗后应尽快抹干身体,缩短汗水在皮肤上积聚的时间;
  2. 洗澡时可选择性质温和、无添加香料的沐浴露,水温要适中,时间亦不宜过长;洗澡后用水性皮肤软膏、润肤油等滋润皮肤,减低湿疹发作机会及其严重程度;
  3. 如需消毒双手,宜选用不含酒精的消毒搓手液或湿纸巾,或用清水、枧液洗手,以防刺激敏感肌肤;
  4. 平日减少穿着贴身、吸汗能力差的衣物,如瑜珈裤;宜穿较通爽、吸汗能力强的纯棉衣物;
  5. 饮食要均衡,巩固免疫力,避免进食曾令身体或皮肤过敏的食物;
  6. 家居保持清洁,以免尘埃、尘螨等致敏原刺激皮肤;家居布置也要避免摆放毛公仔、毛毯、地毡或绒毛傢俱;
  7. 接受敏感测试,例如IgE 过敏测试、皮肤点刺测试或皮肤贴布测试,找出刺激皮肤敏感的致敏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