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竟是尿毒症的罪魁祸首?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高血压竟是尿毒症的罪魁祸首?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高血压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还可能是尿毒症的主要推手。研究表明,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损害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最终演变为尿毒症。
从高血压到尿毒症: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小伟,一位42岁的汽车软件工程师,在8年前就被查出高血压,但他仗着自己年轻,没有重视血压控制,想起来才吃降压药,平时也不测量血压。最近,他出现了食欲下降、恶心、口臭等症状,检查后竟被确诊为尿毒症。
这个案例并非个例。据统计,我国每100万人中有500—1500例患者需因患上尿毒症而接受透析治疗,其中有10.4%—28.2%的尿毒症是由高血压引起的。研究数据显示,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尿毒症的第三大高危因素。
高血压如何一步步走向尿毒症?
长期血压过高会导致肾脏缺血,进而引发肾小球纤维化、肾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引起高血压肾病,导致肾脏滤过功能破坏。肾脏滤过功能异常后,会引发蛋白尿等异常症状,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便可能进展为尿毒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肾内科医生指出,高血压病史超过五到十年的病友们,如果出现尿液中有泡沫、夜尿频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食欲下降、疲倦乏力等症状,要警惕高血压肾病,最好及时就诊排查治疗,以免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尿毒症?
积极控制血压: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健康饮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优质低蛋白饮食,选择瘦肉、鱼、蛋、奶等作为蛋白质来源;避免暴饮暴食。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避免滥用药物: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等可能损害肾脏功能,使用时需遵医嘱。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戒烟限酒,避免不良嗜好。
高血压患者需要充分认识到血压控制的重要性,避免以下常见误区:
- 不要随意更换降压药,如果体检指标都正常的话,根本无需更换降压药。
- 服用降压药后即使血压恢复正常,也要按时服药,避免血压忽高忽低。
- 降压药的服用时间要遵医嘱,一般晨起半小时后空腹服用,具体用药时间和频次遵医嘱。
高血压虽然常见,但若长期控制不理想,也可能发展为不可逆的尿毒症。因此,确诊高血压后要积极治疗,并且遵医嘱按时用药,做好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