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装套路多,避不完的“雷”和踩不完的“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2: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装套路多,避不完的“雷”和踩不完的“坑”

家装行业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从合同陷阱到材料以次充好,各种套路层出不穷。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让我们通过两个真实案例,看看消费者是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的。

案例一:环保辅料变过期胶

张先生为儿子装修婚房时,选择了一家装饰公司的壁布产品。双方签订商品销售合同,张先生支付了17000多元,其中包括壁布费用和安装费用。装饰公司承诺使用环保安全的辅料胶水。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张先生发现使用的胶水已经过期。他保留了相关证据,并将装饰公司诉至法院。

对于是否构成欺诈,双方各执一词。装饰公司辩称,虽然使用了过期胶,但并未给张先生造成实际损失。而张先生则认为,过期胶水不仅影响装修效果,还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

法院二审认为,装饰公司在明知胶水过期的情况下仍继续使用,且胶水作为辅料直接影响装修效果,足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因此,装饰公司的行为构成欺诈。

最终,法院判决装饰公司向张先生赔偿52000多元,即全部款项的三倍。由于涉案壁布仍在使用中,不具备退货条件,因此对张先生要求退还壁布材料及安装费用的请求未予支持。

案例二:20万元定制家具材质不符

王先生在装修时选择了某家具公司,双方约定使用某进口品牌板材制作家具,合同金额为20万元。然而,在家具交付后,王先生发现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如门关不上、开裂等。经专业人士鉴别,实际使用的柜体材质与约定不符。

王先生将家具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退还家具款22万余元并进行三倍赔偿,同时承担相关实际损失。家具公司则辩称,合同中并未明确注明板材品牌,图纸上也未具体注明,因此不构成欺诈。

法院审理认为,家具公司在主要材质发生重大变化时未明确告知消费者,且未通过价格调整等方式体现,足以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构成欺诈。最终,法院判决家具公司退还王先生22万余元家具款并进行三倍赔偿。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