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实热还是虚火?中医教你辨治儿童口疮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50: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实热还是虚火?中医教你辨治儿童口疮

儿童口疮(痱滋)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宝宝因为疼痛而拒食、哭闹时。中医认为口疮主要由心脾积热或虚火上浮引起,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区分和治疗这两种类型的口疮,并提供实用的食疗和护理建议。

均衡饮食对于小朋友的成长发育是关键,但小兒哭鬧不願進食,必定是令父母最頭痛的問題,擔心影響小兒生長發育。但其實造成小兒厭食的原因有很多種,口腔中生「痱滋」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痱滋」在中醫稱為口瘡,臨床表現為口腔黏膜、舌體及齒齦等處出現大小不等的潰瘍,顏色多呈淡黃色或灰白色。口瘡發作時灼熱疼痛,嬰幼兒因為不會說話、難以表達病情,故往往以拒食、啼哭不安、煩躁為主要表現。


口瘡發作時灼熱疼痛,嬰幼兒因為不會說話、難以表達病情,故往往以拒食、啼哭不安。(Photo AC圖片)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有「火氣內發,上為口糜」的記載,口瘡以火熱為主要發病機理。“火”亦有虛實之分,口瘡多由心脾積熱及虛火上浮所致,前證為實熱,後證為虛熱,其臨床表現亦大有不同。

实热型口疮

中醫認爲舌為心之苗,脾開竅於口,因此心脾二經有熱,則容易口舌生瘡。若家長餵養不宜,讓小兒過食煎炸油膩食物或飲食過於溫熱,邪熱內積於心脾,火熱之邪循經上炎口腔則會形成口瘡。其特點是口腔潰爛嚴重,疼痛較明顯,局部黏膜紅赤,有灼熱感,伴口臭、流涎或發燒煩躁。治療上多用木通、竹葉、生地、燈心草等中藥。

外用药物推荐

西瓜霜是針對實熱證口瘡十分有效的藥劑。清代名醫治世澄就在《潰瘍醫大全》中記載:「西瓜霜,治咽喉口齒,雙蛾喉麻痺,命在須臾。」被古人稱為「喉科聖藥」,具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西瓜霜主要成分為西瓜翠衣及芒硝,西瓜翠衣即西瓜皮,有清熱除煩止渴,利小便之功效,被稱為「天然白虎湯」。芒硝是經加工精製而成的結晶體,含水硫酸鈉,性味鹹寒,外用有清熱消腫的作用。但注意此外用藥性質偏寒,脾胃虛弱及虛證口瘡的患兒須慎用。

推拿疗法

口瘡初發時多因心脾兩經積熱,故治宜清泄心脾,以下推薦3個推拿手法。

  1. 清补脾经
  • 定位:拇指橈侧缘
  • 操作:家長用拇指,由小兒拇指橈侧缘自指根推至指尖方向,来回推拿100-500次,隔日一次。
  • 功效:健脾和胃
  1. 清胃经
  • 位置:拇指第一掌骨橈侧缘,赤白肉际之间。
  • 操作:家長用拇指,由小兒腕横纹向大拇指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隔日一次。
  • 作用:清中焦湿热
  1. 清天河水
  • 位置:前臂内侧,腕横纹的中点到肘横纹的中点之间。
  • 操作:家長一手持小兒手部,另一手用第2、3手指面从患兒腕横纹,顺着前臂内侧推向肘横纹100~500次,隔日一次。
  • 功效:泻火除烦

食疗方案

材料:淡竹葉5g、蓮子芯5g、鮮白茅根5g、甘草5g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中火煲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清心洩火,清熱涼血止痛。

虚火型口疮

虚证口瘡多見於體稟虛弱,肝腎不足的小兒,因小兒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腎常虛」的生理特點,若熱病日久不愈,或久瀉不止容易傷津,腎陰不足,水不制火,虛火上升而形成口瘡。虛証口瘡潰爛及疼痛較輕,其潰瘍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常伴顴紅、盜汗、口乾或疲倦乏力。臨床治療常用牛膝、黃柏、知母等中藥。

外用药物推荐

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瘡,可用吳茱萸粉5g,以適量陳醋調成糊狀,搓成小塊,臨睡前貼敷小兒的兩側足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2、3 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可達引火歸原的功效。

食疗方案

  1. 玄參石斛麥冬茶
  • 材料:玄參5g 石斛5g 麥冬5g 羅漢果¼個
  •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杯中,用滾水冲泡加蓋焗10分鐘,即可飲用。一劑可重覆冲泡3~5次。
  • 攻效: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1. 麥門冬粥
  • 材料:麥冬10g,粳米50g,去核紅棗2枚。
  • 做法:麥冬溫水浸泡半小時,其他藥材洗淨。所有藥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小火煮稠即可。
  • 功效:養陰益胃,潤燥生津

*虛火上浮引起的口瘡,不能用清熱的方法處理,因清熱藥多性味苦寒,易損傷津液,令小兒口瘡會更嚴重。


小朋友日常飲食也需注意。(Photo AC圖片)

预防及护理方法

  1. 口瘡患兒飲食宜清淡,避免進食油膩、煎炸、過於溫補之食物,口瘡發作時應給予患兒半流質飲食,避免進食粗硬食物。
  2. 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避免誘發腸胃疾病,導致久瀉耗損陰津的情況。
  3. 嬰幼兒口腔粘膜嬌嫩,家長為其清潔口腔時,動作要輕柔,不要用材質粗硬的布拭口,以免損傷口腔粘膜。

以上方藥僅供參考,因個人體質各有不同,用藥前建議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切勿自行判斷。

本文由康河中醫診所 劉潔瑩顧問中醫師授權分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