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研究证实:正念冥想能引发意识状态改变
剑桥研究证实:正念冥想能引发意识状态改变
近年来,正念冥想作为一种源自佛教传统的心理训练方法,因其在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而备受关注。剑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正念冥想对意识状态的深远影响,为理解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正念训练引发意识状态改变
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间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正念训练是否能帮助学生处理考试的压力。这项研究由精神病学系的朱丽叶·加兰特(Julieta Galante)博士领导,研究发现正念确实能够帮助那些可能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
加兰特博士解释说:“虽然有证据显示,练习正念的人会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感知发生变化,但我们很难确定这些变化是否是正念练习的结果,还是更容易出现这种变化的人也更有可能练习正念。”
由于剑桥大学对数百名学生进行了正念练习的随机试验,这为研究团队提供了深入探索这个问题的机会。一年后的跟踪调查结果已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揭示了参与者是否真的经历了所谓的意识改变状态。
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其中探讨了11个维度,如:精神体验、极乐状态、去身体化和统一性。在统一性体验中,人们会感觉到边界消失了,一切都以一种综合的方式被感知,有时包括时间感。去身体化体验通常包括漂浮感或身体边界的消解,这可能会促进强烈的统一性体验。
在这项随机试验中,670名参与者被分为正念试验组和对照组,约三分之一的人完成了有关意识改变体验的问卷。结果显示,接受正念训练的人体验到统一性和去身体化的概率是对照组的两倍。
研究人员还探讨了正念练习的总时长与意识改变体验的关系。结果显示,练习时间越长的人,越可能体验到统一、去身体化或极乐状态。此外,他们询问了一些曾在六个月前冥想过的参与者,在冥想中是否经历过这些特殊状态。在73名被调查的人中,43%体验过统一性,47%感受过极乐状态,29%经历过去身体化,25%体验过洞察力。
科学原理:正念冥想如何影响大脑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正念冥想的科学原理逐渐得到揭示。研究表明,正念冥想能够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神经可塑性,增强前额叶皮层和扣带前回等关键区域的活动,这些区域与注意力、自我觉察和情绪调节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 神经可塑性:长期的正念冥想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模式,增强大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注意力训练:正念冥想强调对当前感知的专注,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的稳定性和专注度,减少分心现象。
- 情绪调节:通过提高自我觉察能力,正念冥想帮助个体更好地识别和处理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应用价值:心理健康的新途径
正念冥想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特别是在治疗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方面。研究表明,正念冥想能够帮助个体建立更加稳定和平和的心态,增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此外,正念冥想也被引入学校教育和企业管理中,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减轻考试焦虑,同时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管理情绪、增强决策能力、促进团队合作。
实践指南:如何正确练习正念冥想
- 选择适合的环境: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确保不会受到外界干扰。
- 调整身体姿势:保持身体放松,可以选择交叉腿坐或直坐,背部挺直但不僵硬。双手可以轻轻放在膝盖上或身体两侧。
- 关注呼吸:闭上眼睛或微睁,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在鼻腔中的进出,以及胸部的起伏变化。当注意力被其他想法或感觉打断时,轻轻地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
- 保持非评判性态度:在练习过程中,不要评判自己的想法、感受或身体状态。只是简单地觉察它们,让它们自然流动。
- 持续练习:建议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进行正念冥想练习,可以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持之以恒的练习将带来显著的益处。
注意事项:
- 保持耐心:正念冥想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产生效果。不要期望一次练习就能带来显著变化。
- 避免强迫自己: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感到不适或焦虑,可以尝试调整呼吸节奏或放松身体来缓解。不要强迫自己进行冥想练习。
- 融入日常生活:尝试将正念冥想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如吃饭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行走时感受脚触地面的感觉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觉察力和平和心态。
正念冥想作为一种科学验证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其对意识状态的深刻影响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正确的练习和持续的努力,正念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正念冥想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它应该作为心理健康管理的一部分,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以实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