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汉大学黎威教授的新疗法VS nemolizumab,谁更能治愈湿疹?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8: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汉大学黎威教授的新疗法VS nemolizumab,谁更能治愈湿疹?

湿疹,尤其是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影响着全球约20%的儿童和10%的成人。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两种新型疗法——武汉大学黎威教授的双层微针贴片和靶向IL-31受体的nemolizumab——为湿疹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两种疗法究竟谁能更有效地治愈湿疹?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01

黎威教授的双层微针贴片疗法

武汉大学黎威教授课题组研发的双层微针贴片是一种创新的透皮给药系统,专门针对特应性皮炎设计。这种贴片由水溶性基质制成,具有两层结构:针尖层封装了载有盐酸西替利嗪的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基底层则包含枯草芽孢杆菌活细菌。

这种设计巧妙地整合了多种治疗机制:

  • 清除活性氧(ROS):纳米颗粒具有多种酶活性,可以清除皮肤中的活性氧,改善氧化应激微环境。
  • 持续释放药物:纳米颗粒在皮肤中持续释放抗组胺药盐酸西替利嗪,缓解瘙痒症状。
  • 改善皮肤屏障:通过上调聚丝蛋白和loricrin的表达,帮助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
  • 调节微生物平衡:枯草芽孢杆菌在皮肤表面存活超过9天,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改善皮肤微生物失衡。

研究显示,这种双层微针贴片能够长期、有效地治疗特应性皮炎,为临床皮肤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替代方案。

02

Nemolizumab靶向疗法

Nemolizumab是一种潜在的“first-in-class”单克隆抗体,靶向白细胞介素-31(IL-31)受体α,并抑制IL-31信号传导。在特应性皮炎中,IL-31不仅驱动瘙痒,还参与炎症和皮肤屏障的破坏。因此,靶向IL-31可以同时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治疗靶点。

在两项3期临床试验(ARCADIA 1和2)中,nemolizumab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显著改善了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炎症和瘙痒症状。试验结果显示:

  • 皮损改善:分别有36%和38%的nemolizumab治疗患者达到皮损消失或接近消失,而安慰剂组分别为25%和26%。
  • 症状减轻:超过40%的患者症状减轻75%以上,而仅局部治疗组患者这一比例约30%。
  • 快速起效:瘙痒的显著缓解早在第1周就有所体现。

03

两种疗法的对比分析

特征
双层微针贴片疗法
Nemolizumab靶向疗法
作用机制
多重机制:清除ROS、释放药物、调节微生物
靶向IL-31受体,抑制瘙痒和炎症
给药方式
皮肤贴片,微创给药
皮下注射,每4周一次
疗效
长期有效,改善多种症状
快速起效,显著改善皮损和瘙痒
安全性
局部给药,减少全身副作用
与安慰剂组安全性相似
优势
微创、持续释放、多靶点治疗
高效、快速起效、靶向性强
缺点
需要定期更换贴片
需要定期注射,成本较高
04

未来展望

两种疗法各有优劣,但都代表了湿疹治疗的前沿方向。双层微针贴片疗法通过创新的给药系统和多重治疗机制,为患者提供了长期管理的新选择。而nemolizumab作为首个靶向IL-31的单克隆抗体,展示了快速、显著的疗效,为中重度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针对湿疹不同发病机制的治疗方法。个体化治疗将成为趋势,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不仅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还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深入理解湿疹的发病机制。

对于湿疹患者来说,这些新型疗法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湿疹的方法,但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我们期待这两种疗法能够尽快投入临床应用,为湿疹患者带来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