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乙状结肠癌肝转移治疗迎来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3: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乙状结肠癌肝转移治疗迎来新突破!

乙状结肠癌肝转移是结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50%的患者最终死于肝脏转移。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乙状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将介绍最新的研究发现和临床治疗策略,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01

最新研究进展

TRPS1基因突变:结肠癌肝转移的关键驱动因素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揭示了结肠癌肝转移的关键机制。研究通过单细胞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TRPS1基因的R544Q突变在肝转移中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这一突变通过上调ZEB1基因的表达,激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显著增强了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对结肠癌转移过程的理解,也为未来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靶向治疗: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仿生纳米药物,通过工程细胞膜修饰技术,精准靶向递送CDK抑制剂和PD-L1抗体。这种新型药物能够有效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效果,为MSS/pMMR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新机制的发现

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eLife》期刊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揭示了自然杀伤细胞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新作用机制。研究发现,GZMK+静息自然杀伤细胞能够通过升高肿瘤来源的干细胞因子(SCF)来促进结肠癌的恶性表型。这一发现为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02

临床治疗策略

日本癌研有明医院的肝胆胰外科专家伊藤宽伦医生分享了关于肠癌肝转移治疗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手术治疗的新标准

传统的治疗标准认为,肠癌肝转移灶数量超过2-3个就无法进行手术。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即便患者有10-20个转移灶,也有可能进行手术根治。评估手术可行性时,医生会综合考虑转移灶的位置、大小、肝外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多次手术的可能性

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和再生能力,即使切除50%-60%的肝脏,仍有可能恢复。对于多次复发的患者,可以进行多次手术,通过分批次治疗最终切除全部病灶。

化疗策略

对于当前病灶无法安全切除或可能存在潜伏病灶的患者,医生会推荐先进行化疗。通过化疗缩小肿瘤,让原本不可切除的肿瘤变成可切除的状态,再进行手术。

复发管理

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复发情况至关重要。约50%的患者会在手术切除后1年内复发,转移灶超过10个的患者复发率更是高达82%。因此,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手术才能彻底清除病灶。不同于大多数癌症,肠癌肝转移患者需要术后10年无复发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根治。

03

患者案例分享

一位55岁的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在癌研有明医院接受了创新的治疗方案。该患者肝脏存在30处转移,肺部存在3处转移。治疗团队首先为其实施了3个月的化疗,使病灶得到轻微缓解。由于肝转移灶太多,无法通过单次手术根治,医生将手术分为两次进行。初次手术切除了患者左侧肝脏的所有病灶,并通过“结扎”血管为下次手术做准备。四周后,实施了第二次手术,成功切除了右侧肝脏全部剩余病灶。截至2023年3月,该患者术后已满一年,没有复发,身体状况良好。

04

未来展望

随着对结肠癌肝转移机制的深入理解,未来有望开发更多精准的靶向疗法。例如,针对TRPS1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方向。同时,结合化疗、免疫治疗和手术的综合治疗策略将继续优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乙状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已经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望获得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