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爆破技术助力超级工程:从三亚到胶州湾的创新实践
水下爆破技术助力超级工程:从三亚到胶州湾的创新实践
2025年1月10日,随着一声低沉的爆破声,三亚市西水中调工程(一期)的取水口岩塞顺利爆破贯通,标志着全长28.1公里的输水隧洞具备通水条件。这一工程不仅是海南省水网规划中的首个水资源配置项目,也是中国水下爆破技术在超级工程中应用的又一成功案例。
水下爆破技术:超级工程的“隐形推手”
水下爆破技术是通过在水下放置炸药并引爆,以达到开挖、拆除或松动水下岩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目的。与陆地爆破相比,水下爆破面临更复杂的环境因素,如水压、水流和能见度等,因此需要特殊的防水炸药和引爆系统。
传统的水下爆破使用抗水导火索,这种导火索的药芯经过防水处理,外层使用防水材料紧密包裹,确保即使在水下也能正常工作。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无线引爆系统开始在水下爆破中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灵活性。
超级工程中的应用:从三亚到胶州湾
三亚市西水中调工程(一期)项目由原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和配水干管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原水工程部分通过建设深埋式引水隧道,将宁远河上大隆水库的原水引入三亚市区,并为水源池水库补水,最终进入中部水厂进行净化处理。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改善三亚市主城区的供水格局,形成以福万—水源池水库、大隆水库、赤田水库等多水源并存的供水体系,为三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在岩塞爆破环节中,施工团队采用水下岩塞爆破关键技术,成功爆通了取水口。此次爆破作业不仅节约了大量工程材料、设备和人力,还有效保护了饮用水水源地,确保了水库的正常运行和施工活动的互不干扰。
在山东半岛的胶州湾,另一项超级工程——胶州湾第二隧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条全长17.48公里的海底隧道将创下多个世界之最,包括海底道路隧道建设规模最大、长度最长、隧道工程领域综合施工难度最高等。隧道采用钻爆法和盾构法组合施工,穿越不同岩层,将极大便利当地民众的生活、生产,推动青岛市东西两岸同城一体化发展。
技术创新:从有线到无线的突破
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在水下爆破无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水下无线起爆的企业。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爆破作业的安全性,还为复杂环境下的水下爆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目前,该公司正逐步推进技术商用,有望为更多超级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安全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水下爆破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和环保的挑战。例如,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因此在设计爆破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此外,精确控制爆破规模和范围,避免对周边设施造成损害,也是水下爆破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经验的积累,水下爆破技术将在更多超级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从三亚的岩塞爆破到胶州湾的海底隧道,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水下爆破技术方面的实力,也为未来更大规模、更复杂环境下的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