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升级:研发加计扣除提至100%
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升级:研发加计扣除提至100%
202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这些政策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亏损结转年限延长等,为企业减轻了税收负担,激发了创新活力。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政策,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例如,某科技型中小企业在2024年投入10亿元用于研发。其中,7亿元满足计入无形资产的条件,3亿元计入研发费用。按照100%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
亏损结转年限延长
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还延长了亏损结转年限。当年具备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财务灵活性。特别是在初创阶段,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亏损压力,延长亏损结转年限可以更好地平衡企业的财务状况。
小型微型企业信贷支持
除了税收优惠,国家还加大了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上海市为例,2024-2025年,上海市建立了市、区两级财政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对在沪银行为本市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放贷款所发生不良贷款本金净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信贷风险补偿。
具体来说,对重点行业试点贷款的不良贷款本金净损失给予55%的补偿,对首贷户额外增加5%的补偿。此外,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试点贷款和“知识产权+”试点贷款开展不良贷款本金“前补偿”试点,即在贷款逾期超过90天时预拨25%的补偿资金。
案例分析
以A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投入10亿元用于研发新产品。其中,7亿元满足计入无形资产的条件,3亿元计入研发费用。根据最新政策,这3亿元研发费用可以按照100%加计扣除,即在税前扣除6亿元。如果企业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仅此一项政策就可为企业节省1.5亿元的税收支出。
如何规范管理和整理研发费用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合规享受税收优惠,建立健全研发费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企业需要保存研发过程中的关键资料,包括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立项审批表、阶段性会议纪要、试生产记录、研发成果测试记录等。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研发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和《研发费用核算管理体系》,明确研发活动的立项、小试、中试和结项的流程,严格按照研发开支用途、性质据实列支研发支出。
地方政策 specifics
各地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还出台了一些具体实施细则。例如,宁波市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享受加计扣除比例100%,同时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享受研发投入后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此外,企业还可以申领科技创新券,用于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
注意事项
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会计核算要求: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
申报流程:企业需在办理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年度纳税申报时,通过填报申报表相关行次享受优惠。
材料留存:企业需自行判别、申报享受,并将相关资料留存备查。
行业限制: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等行业不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应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些政策,合理安排研发费用,规范管理研发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优惠,推动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