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防治知识进社区,多学科会诊提升诊疗水平
肺结节防治知识进社区,多学科会诊提升诊疗水平
近日,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组织专家团队走进颜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肺结节防治知识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社区居民对肺结节的认识,增强健康意识。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大伟通过生动的PPT,详细讲解了肺结节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
肺结节的形成原因与危害
李大伟医生介绍,肺结节是指肺实质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其形成原因多样,包括感染(如细菌、真菌、结核等)、肿瘤(良性或恶性)、血管性疾病等。其中,恶性肿瘤是肺结节最严重的危害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专业诊断:多学科会诊与AI智能识别
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在肺结节诊疗方面,建立了多学科专家会诊(MDT)模式。这种模式汇集了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医院还引入了先进的肺结节智能识别系统(AI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肺结节,辅助医生进行精准诊断。
早期症状需警惕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明提醒,通过日常观察可以及早发现肺结节恶变的迹象。比如持续干咳、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都是重要的警示信号。此外,影像学检查中结节边缘不光滑、胸膜牵拉征等也是需要注意的指标。
科学防治:从筛查到治疗
李大伟医生强调,预防肺结节的关键在于定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等,应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一旦发现肺结节,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必要的检查(如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来明确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期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如肺楔形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肺结节的认识,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专家提醒,虽然肺结节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及时的观察,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肺结节恶变的风险。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