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医堂教你科学管理血糖:从饮食到心态的全方位指南
谷医堂教你科学管理血糖:从饮食到心态的全方位指南
认识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糖尿病已悄然年轻化,中青年职场人成为高发群体。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糖尿病地图集》显示,全球20至79岁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37亿,预计到2045年将激增至7.83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更是持续攀升,从1980年的不足1%增长至2018年的12.4%,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1.4亿成年人受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影响。其中,18-49岁的中青年患者占比已达到22.6%。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益明教授指出,糖尿病年轻化趋势主要源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中青年患者或因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及偏好高油高脂食物等因素面临肥胖风险,成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糖尿病对中青年人群的影响深远,不仅是疾病所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工作影响,还可能因长期高血糖损害多个器官,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类疾病,带来更严峻的健康威胁。
饮食管理是关键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香港卫生署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注重碳水化合物的合理分配,遵循健康饮食金字塔,保持饮食均衡,少食多餐。具体来说,每日应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和优质蛋白质,同时限制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例如,早餐可以选择全麦面包配低脂奶,午餐则以瘦肉、蔬菜和糙米饭为主,晚餐则可以是清蒸鱼配炒青菜和藜麦饭。在两餐之间,可以适量食用一些低糖水果或坚果作为加餐。此外,烹饪时应尽量选择蒸、煮、炖等健康方式,减少油炸和煎炒。
生活方式的调整
除了饮食管理,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对于职场人来说,规律的作息、适量的运动和有效的压力管理都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 适量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游泳,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 压力管理: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心态管理与持续动力
血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良好的心态和持续的动力。李益明教授强调,幸福感的提升主要源于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通过有效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另一方面,幸福感也体现在治疗过程中的个性化关怀——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年龄、病理生理基础、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身体状况等,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影响,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设定小目标,逐步实现,可以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寻求家人、朋友或病友的支持,加入糖尿病管理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也能为持续管理提供动力。记住,血糖管理的目标不仅是控制血糖,更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