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错放马谡失街亭,错杀魏延伤蜀汉:诸葛亮两大用人失误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8: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错放马谡失街亭,错杀魏延伤蜀汉:诸葛亮两大用人失误解析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军事才能闻名于世。然而,即使是这位被誉为“卧龙”的智者,也有其决策失误的时候。其中,错放马谡和错杀魏延,无疑是他在用人方面最为人所诟病的两大失误。

01

街亭之败:错放马谡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决定派将领镇守街亭这一战略要地。然而,他的选择却让人大跌眼镜:他没有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将魏延或吴懿,而是任命了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

马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的身份随刘备入蜀,曾任绵竹、成都令及越隽太守。他才器过人,喜好谈论军计,深得诸葛亮器重。《三国志·卷三十九》记载:“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然而,马谡虽懂军事理论,却缺乏实战经验,刘备曾评价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马谡,一方面是因为蜀汉人才稀缺,懂军事理论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马谡作为荆州人,与诸葛亮有地缘关系,能够理解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此外,马谡能够与诸葛亮彻夜讨论军事谋略,这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

然而,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街亭之战中暴露无遗。马谡违反诸葛亮的部署,擅自将部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魏将张郃切断水源,最终导致蜀军大败,两万五千兵马葬身火海。街亭失守后,蜀军三十万大军进退维谷,北伐计划就此泡汤。

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以肃军纪。同时,他也因此自降三职,从丞相降为右将军。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诸葛亮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局限性,也对蜀汉的北伐事业造成了重大打击。

02

从重用到诛杀:魏延之谜

与马谡不同,魏延是蜀汉难得的军事人才,作战勇猛,善用兵法,深得刘备赏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最终却在诸葛亮的授意下被诛杀。

魏延,字文长,是蜀汉五虎上将之后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他比五虎上将中最年轻的马超还要小约20岁,在刘备攻取汉中时,魏延不过30岁左右。他在雒城之战和成都之战中表现出色,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称帝后,魏延被封为镇北将军,攻取汉中后又兼任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使得曹操近十年不敢正视汉中。

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多次担任先锋,屡建奇功。他曾在第四次北伐中大破魏将费瑶和郭淮,并与吴班、高翔一起打败司马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将领,却逐渐失去了诸葛亮的信任。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其与诸葛亮产生分歧的开始。他建议率领一万精兵从子午谷突袭长安,与诸葛亮主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然而,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冒险,坚决反对。这一分歧不仅反映了两人在战略思想上的差异,也为日后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在随后的北伐战役中,魏延与诸葛亮的矛盾日益加深。从第二次北伐中差点被斩首,到第三次北伐中因沉默对抗而被晾在一边,再到第四次北伐中因言语不当助长陈式轻敌,魏延逐渐失去了诸葛亮的信任。尤其是在第六次北伐中,魏延在上方谷之战中的表现,让诸葛亮彻底对他失去了信心。

上方谷之战中,诸葛亮设计将司马懿诱入谷中,计划用火攻将其歼灭。魏延奉命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然而,当司马懿发现中计时,魏延的退路也被切断。虽然最终因天降大雨而未能成功,但这一事件让诸葛亮意识到,魏延的存在可能成为蜀汉的隐患。

诸葛亮临终前,设计除掉了魏延。这一决定引发了后人的诸多争议。有人认为,诸葛亮此举是为了消除蜀汉的不稳定因素,确保政权平稳过渡;也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在嫉妒魏延的军事才能。无论如何,魏延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蜀汉的一大损失。

03

历史的反思

诸葛亮错放马谡和错杀魏延,反映了他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局限性。马谡之败,暴露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危险;魏延之死,则揭示了权力斗争和性格冲突对决策的影响。

这两个事件对蜀汉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街亭之败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而魏延的死则削弱了蜀汉的军事实力,失去了一个潜在的军事接班人。这些失误不仅影响了蜀汉的北伐事业,也成为了后人探讨历史决策复杂性的重要案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诸葛亮的这些失误,或许正是他作为凡人而非神明的最好证明。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些失误,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