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和脂肪肝:谷丙转氨酶异常的两大元凶
乙肝和脂肪肝:谷丙转氨酶异常的两大元凶
谷丙转氨酶(ALT)是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乙肝和脂肪肝是导致谷丙转氨酶异常的主要原因。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肝脏发炎,进而引发ALT升高;而脂肪肝则是由于过多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中,同样会造成ALT水平上升。了解这些病因对于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至关重要。如果你的ALT值异常,请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
什么是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ALT)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酶,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LT水平升高。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ALT含量较低,一般不超过50U/L。因此,AL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乙肝导致ALT升高的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慢性肝炎常见的原因之一。5%~10%的HBV感染病例(伴或不伴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和约75%的HCV病例可以发展成慢性肝炎。儿童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机率更高(如新生儿感染率高达90%和婴幼儿感染率25%~50%)。目前慢性化病因尚未阐明,感染后免疫反应最可能决定肝损伤。
脂肪肝导致ALT升高的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NAFLD的进展形式,可导致慢性肝炎。NAFLD最常见于至少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的患者:
- 肥胖
- 血脂紊乱
- 胰岛素抵抗
脂肪肝,尤其是中重度脂肪肝,可导致ALT升高。脂肪肝是由于过多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中,影响肝细胞功能,导致ALT释放到血液中。
ALT异常的临床意义
转氨酶的升高,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肝脏的健康状况。但它们的升高并非只有一种解释。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了解,转氨酶的升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当其冲的是生活方式的影响。长期的饮酒习惯、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进而引发转氨酶升高。此外,肥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NAFLD正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转氨酶的升高可能是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副作用。例如,某些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就可能引起转氨酶水平的暂时性升高。同样,长期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如工业溶剂,也可能导致类似的情况。
疾病也是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肝炎病毒,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们可以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和损伤,进而导致转氨酶水平上升。其他一些疾病,如肝硬化、肝癌、胆管炎症等,也都可能导致转氨酶的异常。
如何预防ALT升高
- 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避免疲劳。
- 合理科学饮食,戒酒,饮食宜清淡。
- 警惕服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
- 适当锻炼,控制体重。
- 调节情绪,心情愉快。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ALT高了,不要过于紧张。一过性ALT升高比较常见,很快会趋于正常。大部分献血者,献血前检测的ALT增高多属于生理性因素,比如熬夜、喝酒等,并不一定都代表肝脏出了问题。生理性因素引起的ALT偏高,一般不会高于正常值很多,通过改变不良习惯,多余的ALT会被身体代谢掉,ALT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