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枷锁困终身: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悲剧
黄金枷锁困终身: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悲剧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这是张爱玲《金锁记》中的开篇之语,也是曹七巧命运的最好注解。在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中,曹七巧从一个普通的市井女子,逐渐被封建家庭和欲望扭曲,最终成为黄金的奴隶。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从市井女子到封建家庭的囚徒
曹七巧原本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泼辣、粗野、俗气,却也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她曾在街上与卖肉的朝禄调情,与丁玉根、张少泉等人开玩笑,展现出一个普通女子的天真与活力。然而,正是这种市侩哲学,成为了她步入不幸婚姻的思想根源。
为了提升在姜家的地位,她主动使自己怀孕,希望通过香火来提升并巩固在姜家的地位。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金锁:欲望的枷锁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金锁在《金锁记》中,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曹七巧内心欲望的具象化。她为了金钱和地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扭曲了自己的人性。正如张爱玲所说,这把金锁成为了她生命中无法摆脱的枷锁,将她牢牢困在了欲望的牢笼中。
从欲望到疯狂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她微微抬起脸来,季泽立在她跟前,两手合在她扇子上,面颊贴在她扇子上。他也老了十年了,然而人究竟还是那个人呵!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
这段文字生动地展现了曹七巧内心的挣扎和扭曲。当她终于等到曾经爱慕的小叔子姜季泽向她示爱时,她内心的喜悦和怀疑交织在一起。最终,对金钱的贪婪战胜了对爱情的渴望,她赶跑了季泽,彻底做了金钱的奴隶。
病态的母爱:痛苦的延续
曹七巧的悲剧不仅限于她自己,还延续到了她的子女身上。她破坏了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又拆散了女儿的爱情。她用“黄金的枷锁”束缚了自己,也束缚了下一代。这种病态的母爱,展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以及这种扭曲如何在代际之间传递。
曹七巧的故事,是一曲人性的悲歌。她原本可能拥有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却在封建家庭和欲望的双重压迫下,逐渐失去了自我。她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正如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曹七巧的生命,最终被这些蚤子吞噬,只留下一具空壳,永远被困在那把沉重的金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