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心理咨询师:这样理解和引导青春期孩子
北京知名心理咨询师:这样理解和引导青春期孩子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自己青春期时的种种困惑和挣扎。”北京著名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在看完电影《青涩少年》后感慨道。这部电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春期少年内心的悸动与挣扎,引发了郭利方对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深入思考。
郭利方,这位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她认为,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心理变化复杂而微妙,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身体变化带来的心理困扰
青春期最直观的变化莫过于身体的快速发育。郭利方指出,身体的急剧变化往往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困扰。他们可能会因为外貌、体型的变化而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甚至出现自卑、焦虑等情绪。
“我经常遇到一些青少年,他们因为身高、体重的变化而感到极度不安,这种不安会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社交和学习。”郭利方说。她建议家长和教师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形象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情绪波动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除了身体变化,情绪波动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郭利方解释说,青少年的情绪波动往往源于大脑发育的不平衡。在这个阶段,控制情绪的前额叶尚未完全成熟,而负责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却异常活跃,这种不平衡容易导致情绪的剧烈波动。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变得难以沟通,情绪起伏大,这其实都是正常现象。”郭利方建议,面对情绪波动,青少年要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则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理解,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
认知和思维的转变
青春期不仅是身体和情绪的变化,更是认知和思维的飞跃期。郭利方指出,青少年开始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对世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种思维的转变虽然带来了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但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青少年可能会对权威产生质疑,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种批判性思维有时会让他们显得叛逆和难以管教。”郭利方建议,成年人应该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观点。
社会行为的变异和风险行为的表现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在社会行为上也会出现一些变化。他们开始更加在意同伴的看法,有时甚至会为了获得认同而做出一些冒险或不理智的行为。郭利方强调,这种现象需要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青少年可能会因为同伴压力而尝试吸烟、饮酒,甚至更危险的行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事,而是因为他们渴望被接纳和认可。”郭利方建议,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性教育和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郭利方给出了几点实用建议: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家长和教师要主动与青少年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命令。
提供情感支持:青少年需要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即使他们的行为有时难以理解。
设定合理的界限:在给予自由的同时,也要设定必要的规则和界限,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兴趣和爱好:鼓励青少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有助于提升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关注心理健康:如果发现青少年有持续的情绪问题或行为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的阶段,”郭利方总结道,“作为成年人,我们的责任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