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思谦教你如何“明目张胆”
韦思谦教你如何“明目张胆”
韦思谦是唐朝著名的正直大臣,以敢于直言而闻名。他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发现中书令褚遂良低价强买邻居家田地后,立即上书揭发。尽管因此被贬官,他仍坚持原则,认为“大丈夫应明目张胆报效国家,而非庸碌保全家人”。最终,他的正直得到了认可,并重新获得重用。
韦思谦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正义和勇敢表达自己是值得推崇的品质。在古代,这种品质被称为“敢言敢谏”,而在现代,我们则称之为“向上管理”。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鬻拳就是一位善于“向上管理”的典范。
鬻拳的“向上管理”
鬻拳是楚国宗室后裔,楚文王时的大臣。他两次成功劝谏楚文王,展现了古代臣子如何通过“向上管理”影响君王决策。
阻杀蔡侯,护楚声名
楚文王六年(前684),楚文王准备烹杀蔡哀侯,祭祀太庙。此时鬻拳进谏道:“王方有事中原,若杀献舞,诸侯皆惧矣。不如归之,以取成焉。”意思是说楚文王正在图谋逐鹿中原,如果杀了蔡哀侯,诸侯就都会惧怕楚国,外交工作的展开将会举步维艰,不如释放了蔡哀侯,与蔡国讲和,既能争取盟友,又能获得声誉。
但是楚文王固执已见,不愿听从鬻拳苦口婆心的劝谏,执意要杀蔡哀侯。鬻拳心中悲愤,于是愤然上前,左手紧紧扯住楚文王的袖子,右手拔出佩刀指向楚文王,悲痛地说道:“臣当与王俱死,不忍见王之失诸侯也!”楚文王见鬻拳为楚国前途名声不惜拔刀相向、与自己同归于尽,心中惧怕,连说数声“我听你的!”然后采纳了鬻拳的谏言,释放了蔡哀侯。
眼见蔡哀侯获释,楚国的危机解除,鬻拳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他的劝谏并未结束,鬻拳表示文王从善如流,能够听从他的谏言放弃杀蔡哀侯,是楚国的福气,但是他身为臣子却以刀兵胁迫劫持君主,罪该万死,请求楚文王处以自己死罪。楚文王知道鬻拳一片忠心,并不打算责罚他。可鬻拳却说:“王虽赦臣,臣何敢自赦?”于是当即用佩刀砍断了自己一只脚,作为臣子无礼于君主的警诫。鬻拳大声呼喊道:“如果今后还有臣子对国君失礼,下场就如同此足!”
楚文王感佩鬻拳的忠诚,使人疗治鬻拳之伤,并且命令将他斩断的一足藏于宗庙,时时警示自己要善于纳谏。鬻拳伤愈之后不能行走,楚文王任命他为大阍(hūn,守门人),司掌楚国郢都的城门,并尊称他为大(音泰)伯。《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文王伐蔡大胜又释放蔡哀侯之后,“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江汉一带的小国都臣服于楚国,可见此事对于楚国国力和声望的提升功不可没。
拒迎败师,劝君再战
此后不久,楚文王十四年(前676),巴人趁楚国阎敖之族内乱兴兵伐楚,楚文王亲自率领军队应战,不料大败于津。楚文王慌忙逃回都城,连夜叩击城门请求进入。但是根据当时楚国的法令规定,败军一律不得入城。负责看守城门的鬻拳得知楚文王大败而归,当即拒绝开门,并对楚文王说:“自先君武王以来,楚军战无不胜,如今像巴国这样的小国,国君亲自领兵出战却大败而归,难道不怕被人耻笑吗?”鬻拳告诫楚文王,楚国在南方实力强大,之前盟会诸侯,淮水流域的小国黄国却不来朝觐楚国,只有再次出战讨伐黄国取胜,才能向列祖列宗交代。
楚文王听了鬻拳的劝谏,知耻而后勇,愤然对楚军将士们慷慨陈词:“此番若再不取胜,我誓不回国!”于是转而挥师攻打黄国,楚文王亲自擂鼓助阵,士卒奋勇死战,最终在踖陵大败黄军。不幸的是,楚文王班师回国途中身染重疾,在湫地薨逝。鬻拳在郢都城门上值守,只等来了楚军的捷报和楚文王的灵柩,于是强忍悲痛迎丧归葬,文王的长子堵敖继立为楚王。
鬻拳说:“我两次冒犯君王,即使君王不杀我,我又怎么敢苟且偷生?我将在九泉之下继续追随文王!”说完便再刖一足,引剑自刎而死。鬻拳死后,葬于楚文王墓冢前的门阙,以示自己生死不渝守门之职。楚王堵敖为鬻拳的忠义所动容,准许他的后世子孙世代担任大阍,镇守楚国都城城门,充分显示出对鬻拳的认可。《左传》高度评价了鬻拳“积极向上管理”的一生,称赞他“可谓爱君矣,谏以自纳于刑,刑犹不忘纳君于善”,就是说鬻拳劝谏国君不避刑罚,也要使国君归于正道,是真正的忠君爱国。自古多有忠臣直谏,但鬻拳这样有魄力的十分少见,正是他的多次直谏帮助楚文王成为一代雄主,为楚国日后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现代职场中的敢言敢谏
在现代职场中,我们同样需要像韦思谦和鬻拳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当面对不合理决策时,职场人应该如何坚持正义、勇敢表达自己呢?
充分准备,有理有据:在提出建议前,需要充分了解相关事实和数据,确保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质疑时保持自信,说服他人。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直接对抗往往不是最佳选择。可以通过私下沟通、书面报告等方式,以更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注意把握时机,在对方情绪稳定、时间充裕时提出建议。
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即使面临压力和困难,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像韦思谦一样,即使被贬官也不放弃正义;像鬻拳一样,即使受到处罚也要坚持到底。
寻求支持,团结力量:在职场中,很少有人能够单打独斗。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事,共同发声,形成合力。
保持专业,避免情绪化:在表达观点时,要保持冷静和专业,避免情绪化的言辞。用事实和逻辑说话,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
日常生活中的敢言敢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需要坚持正义、勇敢表达自己的情况。比如,看到不公平的待遇、听到错误的言论、发现不合理的现象时,应该如何做呢?
勇于发声,不随波逐流:不要因为害怕得罪人而保持沉默。正如韦思谦所说,“大丈夫应明目张胆报效国家”,在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用智慧化解冲突:在表达观点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可以通过幽默、比喻等方式,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
坚持原则,不妥协退让:在涉及原则性问题时,不能轻易妥协。即使面临压力和困难,也要坚守自己的立场。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通过自己的行动,为他人树立榜样。正如韦思谦和鬻拳所做的那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保持乐观,坚持不懈:改变往往需要时间,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放弃。保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会看到成果。
韦思谦和鬻拳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正义、勇敢表达自己是值得推崇的品质。在现代职场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品质。让我们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一个敢于坚持正义、勇于表达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