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公园的生态保护秘籍:李维薇博士团队的创新实践
翠湖公园的生态保护秘籍:李维薇博士团队的创新实践
昆明翠湖公园,这颗镶嵌在城市中心的“绿宝石”,正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近年来,通过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维薇博士团队的创新保护措施,翠湖公园已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从“菜海子”到“生态绿心”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原名“菜海子”,曾是滇池的一个湖湾。经过历史的变迁,如今的翠湖公园占地2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达15公顷,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9年起,李维薇博士团队与翠湖公园合作,运用AI智慧监测识别系统和环境DNA技术,对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调查。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为翠湖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打造城市中的“桃花源”
李维薇团队在翠湖公园实施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改善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打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鸟岛”和“云梦涟”项目。
“鸟岛”上种植了四季常青的鸢尾,为鸟类提供栖息之所;水下则构建了由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藻类组成的“水下森林”,成为鱼类的安居之所。特别设计的空心砖和特殊材料,为鱼类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婚房”。这种生态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恢复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生物多样性的复苏
在李维薇团队的努力下,翠湖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白鹭、苍鹭、夜鹭、池鹭等“昆明原住民”纷纷回归,甚至古诗词中与落霞齐飞的“孤鹜”也出现在了翠湖公园,如今已成为这里的常住居民——黑水鸡。
每年冬天,成千上万只从西伯利亚飞来的红嘴鸥在翠湖越冬,成为昆明的一大景观。昆明市民与红嘴鸥和谐互动,共同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生态保护与城市生活的和谐统一
李维薇认为,城市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应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通过打造“生态绿心”,翠湖公园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接触自然、体验生物多样性的美好空间。
如今的翠湖公园,已成为昆明城市本土生物多样性的中心,为全球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立了典范。正如李维薇所说:“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昆明将进一步展现‘春城’的生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