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黑米水稻种植:政策红利助力智慧农业,农民增收超4.2万元
益阳黑米水稻种植:政策红利助力智慧农业,农民增收超4.2万元
近年来,湖南省益阳市在黑米水稻种植上获得了显著的政策扶持。税务部门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优化服务措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特别是在黑米水稻种植领域,益阳市不仅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还通过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这些政策红利不仅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也为益阳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红利助力黑米水稻种植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南省全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产能稳步提升。2023年,湖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13.6亿斤,连续4年保持在600亿斤以上,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在这样的背景下,益阳市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黑米水稻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益阳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耕地质量,为规模化、高效化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2023年,湖南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45万亩。通过投融资创新,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9亿元,建成亩均投资超3000元的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
在良种推广方面,益阳市积极引进优质稻种,推广高产、优质、安全的新品种。例如,赫山区试行推广2万亩特定绿色优质水稻,新品种稻谷每100斤可以多收入10元。在机械化作业方面,益阳市加大良机推广力度,2023年,湖南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其中机械化种植占53%,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智慧农业技术赋能黑米水稻种植
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益阳市的黑米水稻种植不仅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还通过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以清溪村为例,该村与多家院士团队合作,建设了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并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实现远程管理。
在清溪智慧生态农场,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管理、远程投料。在“水稻+生态种养”无人农场,建设虫情灯、气象站、土壤墒情仪、水位仪等田间智慧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进、排水阀开关,实现智能管理。智能农机管理平台则实现了农机无人作业、远程操作,推进耕、种、管、收各环节数字化。
这些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例如,种粮大户伍国其通过添置多台农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400多亩,实现了“种粮食有赚头也有盼头”。
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
政策红利和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最终体现在农民增收上。以伍国其为例,他通过添置多台农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400多亩,实现了“种粮食有赚头也有盼头”。在清溪村,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农民就业。据统计,2022年,清溪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万元,超全省平均水平2.2万多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资产达3000余万元,全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同比增长20%。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政策红利和智慧农业技术对农民增收的积极影响。在益阳市,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黑米水稻种植实现了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益阳市通过政策红利和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黑米水稻种植的规模化、智能化发展,还带动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科技的不断创新,益阳市的黑米水稻种植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