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肌缺血早预防:六种症状要警惕,八项措施保心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肌缺血早预防:六种症状要警惕,八项措施保心安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8%82%8C%E7%BC%BA%E8%A1%80/8901426
2.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4114493330/71035326b8.shtml
3.
https://www.huangpi.gov.cn/ztzl_33/ggwszsxxgk_mh/202410/t20241030_2476487.html
4.
http://www.lscdc.org.cn/new/show/11759.html
5.
http://www.bjygzx.org.cn/bxjk/202402/t20240227_305257.htm
6.
https://www.jd.com/pccontent/482818
7.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eart-disease/in-depth/heart-healthy-diet/art-20047702

“医生,我最近总觉得胸闷,有时候还会隐隐作痛,这是怎么回事?”50岁的张先生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觉胸闷、气短,偶尔还会出现心悸的症状。起初他以为是工作太累,休息一下就好了,但这些症状却越来越频繁,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他赶紧来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患上了心肌缺血。

张先生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氧气和营养缺乏。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心肌缺血有哪些早期症状?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01

心肌缺血的六大早期信号

  1. 胸痛或胸闷:这是心肌缺血最典型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紧缩感,有时还会伴有濒死的恐惧感。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甚至上至下颌、下至上腹部。

  2. 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气短,严重时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困难,有的患者甚至会在夜间因憋气而憋醒。

  3. 心悸:感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有时会感到心脏“漏跳”或“狂跳”。

  4.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

  5. 出汗:尤其是冷汗,是心肌缺血的重要预警信号。

  6. 疲劳:尤其是女性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疲劳,这种疲劳感往往持续时间较长。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这使得病情更加危险,因为患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病情加重。

02

这些人要特别当心

以下人群是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促进动脉硬化。

  •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高血脂患者:高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

  • 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壁,促进动脉硬化。

  • 肥胖人群:肥胖与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相关。

  • 缺乏运动的人:规律的运动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

  •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03

如何预防心肌缺血

  1.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

  2.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

  3. 控制“三高”: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必要时服用药物控制。

  4. 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对心血管的损害。

  5. 管理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锻炼维持健康体态。

  6. 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

  7. 减压:学会管理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8.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

心肌缺血虽然危险,但通过早期识别和积极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记住,关注心脏健康,就是关注生命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