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症状、诊断与治疗全攻略
足底筋膜炎:症状、诊断与治疗全攻略
足底筋膜炎,又称“跑者足”,是常见的都市病之一,尤其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患者常在早上起床或久坐后站立时感到脚跟刺痛。本文将详细介绍足底筋膜炎的症状、高危人群、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位于脚板最底层脂肪层的上层,在肌肉层之下,连接前掌和跟骨的一块厚3至4mm的软组织,有支撑足弓和保持关节稳定的作用。当我们站立、走路、上落楼梯或跑步时,足弓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负荷,足底筋膜会受拉扯。如果足底筋膜的负荷突然增加或经过日积月累的拉扯,连接跟骨的一端会出现发炎甚至撕裂,引致疼痛。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足底筋膜炎常见的症状包括:
- 足底或脚跟有刺痛感,尤其在早上起床或久坐后站立走路时
- 走路数分钟或一段距离后,刺痛感会逐渐减轻
- 部分严重的患者再多走一会又会再痛
- 疼痛感可能会从脚跟延伸到足弓或脚趾
谁是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高危人士?
- 长时间步行或站立的人:例如运动员、教师、售货员等
- 运动爱好者:特别是冲击力较高的运动,如跑步、篮球、网球等
- 肥胖人士:肥胖会增加足底承受的压力,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机会
穿高跟鞋是否较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是的!穿上高跟鞋后,脚跟升高会迫使小腿肌肉变得更绷紧和缩短,如果长期穿着高跟鞋,脚跟骨会逐渐被小腿向上拉扯,连带足底连接跟骨的筋膜也被拉扯,引发筋膜炎。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建议经常进行小腿肌肉的伸展和放松,以缓解因高跟鞋所带来的压力。
扁平足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吗?
是的!即使是扁平足的跑者,也不一定因跑步而患上足底筋膜炎。虽然扁平足会使筋膜拉长,但还有其他因素要注意:
首先是筋膜的弹性。即使足弓在每一步的受力时会向下塌使筋膜受拉扯,但如如果筋膜本身具有良好的弹性,便能够伸展并迅速恢复原状,不容易受到损伤。
其次是足底肌肉的承托力。如果足底肌肉的承托力良好,跑步时能够帮助承托足弓,稳固足部并推进步伐,这可以弥补扁平足的先天不足。
以上两种因素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改变!热敷和适当的按摩可以增加筋膜的弹性,而足底小肌肉可以透过爪毛巾等动作训练。此外,适当承托足弓的跑鞋和矫形鞋垫也可以帮助有扁平足的跑者保护筋膜,减低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风险。
医生如何诊断足底筋膜炎?
骨科医生诊断足底筋膜炎时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时间、程度、活动习惯和可能的触发因素,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接下来,医生会进行临床检查。足底筋膜炎的患处一般在脚跟的位置,而患者的痛点则在脚底。医生会用拇指为患者进行一个压力测试,按压足底的特定部位,特别是脚跟附近的足底筋膜连接点,以检测是否引起痛楚。如果患者感到痛楚,那便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检查,如X光、超声波或核磁共振成像(MRI),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变,如骨折或其他组织损伤。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足底筋膜炎的诊断可以基于患者的病史和临床检查来确定。医生会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并做出准确的诊断。 有些患者可能误解照X光的目的是为了查看有没有骨刺。但严格来说,在一般人当中,约50%的人士即使没有任症状也可能出现骨刺。因此,骨科医生普遍认为骨刺并不是引致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
如何治疗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药物治疗:医生会处方消炎止痛药物给患者,以减轻疼痛和炎症。这些药物可以包括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s)或局部使用的消炎药膏。
-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目的之一是放松小腿后面的阿基里斯筋腱,以缓解足底筋膜炎的症状。物理治疗师可能会使用按摩、伸展运动、冷热疗法和其他技术来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 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於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中。该治疗利用高能量声波通过皮肤传递到患部,可能有助于改善筋膜的供血和弹性。冲击波治疗的具体机制仍然有待科学研究进一步确定。
-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主要针对小腿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进行锻炼。物理治疗师可以制定特定的运动计划,以加强小腿肌肉,减轻足底筋膜的负担。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在经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后,症状可以在八至九个星期内得到缓解。然而,少数患者在保守治疗后仍未获得改善,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数无法通过保守治疗获改善症状的患者,而绝大多数的患者是不需要手术的。
本文原文来自virtus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