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共济失调诊疗指南更新,他替瑞林等新药带来新希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05: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共济失调诊疗指南更新,他替瑞林等新药带来新希望

共济失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和精细运动控制困难。这种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针对性治疗。了解共济失调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走路不稳的问题。

01

共济失调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主要由小脑、脑干、脊髓及其传导纤维的病变引起,是一大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为小脑、脑干、脊髓及其传导纤维,亦可累及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等。HA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从婴儿期到成年期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伴有锥体束、锥体外系症状以及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也可累及心脏、内分泌、骨骼、皮肤、视网膜等神经系统以外的器官系统。

根据遗传方式,共济失调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常染色体显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DCA):患者一般在30~50岁隐袭起病,病情缓慢进展,也有儿童期、青少年期及老年期起病者。其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是最常见的ADCA,目前已发现的SCA亚型(基因型)已超过50种,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小脑、脑干、脊髓变性萎缩是其共同特征,不同亚型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差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马查多-约瑟夫病(SCA3/MJD)是最常见的SCA亚型,约占中国SCA患者的2/3,其次为SCA2、SCA1亚型,其他亚型少见。

  2. 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RCA):患者多于儿童期、青少年期起病,也可见成年期起病患者。目前已发现的ARCA亚型(基因型)超过百余种,代表性疾病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Charlevoix-Saguenay型(ARSACS)、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共济失调伴眼动失用症(AOA)和共济失调伴维生素E缺乏症(AVED)等。

  3. X-连锁遗传和线粒体遗传:部分共济失调病例遵循X-连锁或线粒体遗传模式,这些病例通常表现出特定的临床特征和遗传规律。

  4. 散发病例:并非所有共济失调病例都有明确的遗传背景,部分病例可能由环境因素、感染或其他未知原因引起。

02

诊断和治疗现状

目前,共济失调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影像学和遗传学检测。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帮助识别小脑和脊髓的结构异常,而基因检测则有助于确定具体的遗传类型。然而,由于共济失调的高度异质性,确诊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检查结果。

治疗方面,目前大部分HA尚无对因治疗方法,临床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结合康复治疗、护理照料;少部分HA亚型经特殊治疗后症状可显著改善。近10年来,HA的诊疗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为更好地提升临床医师对HA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我们对2015版《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推荐意见。

03

最新研究进展

在治疗药物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他替瑞林(Ceredist)是一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类似物,通过模拟TRH的作用,加强神经信号传递功能,帮助缓解共济失调症状。该药由日本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研发,通过了3期临床试验,并于2000年9月首次在日本上市。2009年10月,日本开始销售该药的口腔崩解片(入口即化)剂型。该药的耐受性良好,并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大副作用。

04

患者案例和康复训练

以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例,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步态不稳、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眼球异常等。尽管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例如,他替瑞林已在海南落地,可通过海南盛诺一家诊所获得。此外,康复训练也是管理共济失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平衡训练、步态矫正和肌肉力量训练等。

共济失调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问世,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