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停缴,你的职业路受影响了吗?
社保停缴,你的职业路受影响了吗?
社保停缴不仅影响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权益,还可能对你的职业生涯带来长远影响。比如,医疗保险停缴可能导致门诊报销和药店刷卡功能暂停,而养老保险的长期停缴则会影响未来养老金的发放。此外,不同城市的社保政策也有所不同,如上海支持个人灵活就业缴费,深圳医保断缴超过三个月需重新累计缴费年限,北京允许退休前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欠缺年限。因此,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及时了解并应对社保停缴问题至关重要。
社保停缴的具体影响
社保,全称社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社保断缴后,对这五方面都会有一定影响。
医疗保险断缴
社保五险中,医疗险对我们尤为重要,断缴后造成的影响也最大。
- 无法使用医保报销:医疗保险是按月缴纳的,绝大部分地区,医保断缴第二个月开始就不能再使用了。
- 每年报销上限降低:一般来说,医保连续缴费的时间越久,每年报销的上限就越高。断缴超过3个月,医保的缴费时间就要重新计算,6个月后医保待遇才能恢复,期间医保要照常缴纳但不能报销。
- 商业医疗险保费上涨:市面上不少商业医疗保险,在价格与报销比例上,都会和参保人的医保挂钩。大多数医疗险有医保可以报销100%,无医保的报销比例则在60%-80%。所以按时缴纳医保对于购买商业医疗险来说也很重要。
生育保险断缴
生育保险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生育费用的报销,另一个则是工资补偿。
生育费用包括产前产后检查、顺产或者剖腹产费用等,如果社保断缴的话,这些费用就需要我们自己承担。同时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工资也是由生育险支付的。通常来说,生育津贴可以领到好几万,如果因为社保断缴领不了,还是很可惜的。
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断缴
大部分地区,这3个险种累计缴费年限达到要求,就可以享受相应的保障和福利。但值得一提的是,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累计越多,养老金越高。
如果因为上学、离职中断一段时间社保,之后继续参保,那么前后缴费的数额和年限时间可以累计计算。如果在离职、准备考研期间不想中断,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但养老保险中断的时间越长,那么对应的累计缴费时间就会缩短,个人账户累计也会相对较少,最后拿到手的养老金也会越少。如果断缴时间长,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够,那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就要相应延后。
失业保险断缴
参保人员因更换工作、更换居住城市或者失业等原因中断缴费,并不会影响之前缴费的记录,社保经办机构会准确记录参保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并且连续计算利息,再次参保后,前后缴费年限将累计计算。
但是,因为养老金与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存储额成正相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养老保险中断的时间越长,那么相应的,累计缴费月数没有增长,个人账户累计储存本金也不会有增加,这些都将是退休时核算出养老金高低的影响因素。
此外,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里“累计缴费满十五年”是指个人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的累计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参保人如果长时间中断养老保险缴费,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够,则无法正常办理退休手续,要顺延缴费满15年后才可办理退休手续,那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要相应延后。
工伤保险断缴
用人单位需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后,可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或者未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向职工支付费用。
职工从单位离职后,单位为其做人员停保,工伤保险暂停缴费,重新就业后新单位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次日起,在规定缴费周期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发生工伤后仍可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受影响。
不同城市的社保政策差异
北京
- 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象:灵活就业满30日的本市户籍登记失业人员中,包括40周岁及以上女性、45周岁及以上男性;初次进京随军家属;“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人员。
- 补贴标准: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每月补贴843.47元;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每月补贴369.04元;缴纳失业保险费,每月补贴42.17元。
- 享受补贴时长:可以享受累计最长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以享受累计最长5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上海
- 与“绿牌”申请资格说再见:根据《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个人用户要求: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自申请之日前36个月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来沪人员。
- 可能与在上海买房说再见:自2024年5月28日起,上海优化限购政策,缩短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将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从“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
- 与拍沪牌资格说再见:根据《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管理规定》,上海参加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的条件为:本市户籍,或者持本市居住证明且自申请之日前已在本市连续缴纳满3年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深圳
- 多缴社保费退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退费:个缴人员因2024年7月前连续三个月未扣费到账,暂停扣缴。2024年7月起,按照深圳市参保缴费规则,深圳市税务局对于未停保的个缴人员进行定期批量扣费。个缴人员因不了解规则变化,未及时办理停保导致多缴社保费,可申请退费;参保人趸缴后多扣了一个月的养老,参保人主动申请退费的。
如何应对社保停缴
灵活就业社保
对于在岗职工而言,缴纳社保几乎成了一种常态,他们享受着单位与个人共同分担的缴费机制,负担相对较轻。然而,对于另一庞大群体,即灵活就业人员而言,社保缴费却成了一项沉重的负担。他们不仅需要全额承担社保费用,还时常面临收入波动与社保费用上调的双重压力,导致许多灵活就业人员不得不面对退保的艰难抉择。
最近,我身边就有不少灵活就业的朋友提出疑问,他们说现在社保费用又涨了,自己收入又不稳定,快要交不起了,自己中途能退保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决策:
灵活就业,作为一种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然而,在享受就业自由的同时,他们也需独自承担起社保缴费的重担。与在岗职工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全部由个人承担,没有单位为其分担。这种全额缴费的模式,使得他们的经济压力显著增加。
在社保缴费的构成中,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被划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两部分。其中,个人账户占缴费总额的40%,这部分资金如同个人储蓄,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取出使用。而统筹账户则占据了剩余的60%,这部分资金被汇集起来,用于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等福利待遇。这种设计既体现了社保的互助共济原则,也确保了社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这种缴费模式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承担全部的缴费金额,且随着社保费用的逐年上调,缴费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收入往往不够稳定,有时甚至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导致社保缴费成为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面对巨大的缴费压力,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开始考虑退保的问题。然而,退保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反而可能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后果。
一方面,从经济角度来看,如果灵活就业人员选择中途退保,他们只能取回个人账户中的40%资金,而统筹账户中的60%资金则无法退还。这意味着他们将损失掉大部分已缴费用,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以我朋友张先生为例,他是个自由摄影师,已经自己缴纳了10万元的社保费用,若他选择中途退保,将只能取回个人账户中的4万元,而剩余的6万元则永远留在了统筹账户中,无法再收回。
另一方面,从社保权益角度来看,一旦选择退保,灵活就业人员将失去所有与社保相关
补缴方法
社保能不能补缴,主要看断缴原因:
主动辞职,导致断缴
- 解决方案1:离职时间最好在当月15日后,尽量在下个月15日前入职
- 解决方案2:15日前无法入职,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职工养老和职工医保。同时,选择需要补缴的月份进行补缴就行
- 如果断缴纳时间不长(一般3个月内),也可以去新公司后,沟通下可否给自己补缴,费用都是自己出哈。
自己交社保,不小心断缴了
- 灵活就业人员是按月缴纳,断缴后是不能补缴的哦。
- 因个人主观原因,导致社保断缴的,基本是无法补缴的。
- 尽量不要断缴太久,及时续上不影响连续缴费年限
公司漏缴,导致断缴
- 解决方案:提供相应的证明,要求公司补缴。
被动失业,导致断缴
- 如果失业后还想找工作
- 可以先申请失业保险金,用失业保险统筹基金里的钱扣缴医保。医保不会断,缴费年限也不会断,失业期间看病可以医保报销👍
- 但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会断缴,个人无法补缴
- 如果失业后暂时不想找工作
- 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
- 实在预算有限,也可以缴纳居民医保,至少医保不要断
- 如果失业后还想找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补缴的要求不完全一样。总之,因个人原因导致社保断缴,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补缴的,个别城市允许断缴3个月内补缴,所以最好尽量不要断缴~
可补缴的情形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补缴
- 企业违法行为补缴:当企业存在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的违法行为时,员工可凭劳动监察法律文书、劳动仲裁裁决书等材料要求企业补缴。此时,企业需承担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但滞纳金由单位支付,不影响员工权益。
- 应缴未缴情况补缴:若员工与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公司未及时缴纳养老保险,员工可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凭劳动合同、银行薪资流水等有效凭证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补缴。
延五补差补缴
- 对于2011年7月1日前已参保,但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人员,可选择额外缴纳5年直至满足15年要求。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缴
- 单位应缴未缴医保时,员工可申请补缴。补缴后,医保账户一般会补拨。中断医保三个月内补缴的,部分地方可从次月开始享受医保待遇;中断超过三个月的,需重新计算医保等待期。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缴
- 城乡居民在达到60岁待遇领取年龄时,若缴费不足15年,可申请补缴至满15年,但合计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补缴无政府补贴。
不可补缴的情形
灵活就业社保中断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一旦中断,通常不可补缴。特殊情况下(如疫情),部分地区可能放宽政策,允许补缴因特殊情况导致的断缴,但正常情况下无法补缴。
首次参保前年限缺失
- 新参保人员无权追溯补交首次参保前的社保记录,因为社保缴纳从参保之日起开始计算。
超龄且未参保
-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不得违规参保或补缴。
已有社保待遇领取资格
- 一旦开始领取社保待遇,意味着社保缴费阶段结束,无法再补缴过去未缴纳的社保费用。
滞纳金计算
社保补缴滞纳金计算方式明确,通常为欠费金额×逾期天数×滞纳金利率(每日万分之五)。
用人单位滞纳金:若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需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例如,欠缴10万元,逾期100天,滞纳金为5万元。
个人补缴滞纳金:个人因特殊情况需补缴社保并缴纳滞纳金的,同样按上述标准计算。如欠缴5000元,逾期60天,滞纳金为150元。
此外,补缴利息主要针对基本养老保险,利息额度根据银行当年利率计算,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最终计入个人账户,受益人为参保人。
社保停缴不仅影响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权益,还可能对你的职业生涯带来长远影响。比如,医疗保险停缴可能导致门诊报销和药店刷卡功能暂停,而养老保险的长期停缴则会影响未来养老金的发放。此外,不同城市的社保政策也有所不同,如上海支持个人灵活就业缴费,深圳医保断缴超过三个月需重新累计缴费年限,北京允许退休前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欠缺年限。因此,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及时了解并应对社保停缴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