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亩能养超5000只,母的比公的贵10倍,啥农村养殖这么暴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8: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亩能养超5000只,母的比公的贵10倍,啥农村养殖这么暴利?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口味的猎奇心,很多以前鲜见的特种养殖业,开始受到重视和青睐。养蛙就是这样一个行业。

提起农村养殖业,可能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养猪、养羊。但如今,特种养殖业正逐渐兴起。比如林蛙养殖,一亩地就能养殖超过5000只蛙苗,而且母蛙的价格比公蛙还要贵10倍。相比传统养殖,林蛙养殖对土地利用效率极高,只需简单改造就能满足养殖需求,再加上蛙苗与食材蛙腿肉之间巨大的价格差,让林蛙养殖成为了一个回报可观的产业。

对于没有林地资源的农户来说,稻田综合种养(即稻蛙混养)成为了一个可行的选择。通过这种模式,农户不仅能够确保市场供应,还能获得相当丰厚的收入。

从政策鼓励到百万损失:一个养殖户的坎坷经历

2021年,福建龙岩市下发了稻田综合种养的试点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发展稻蛙混养等特色农业项目。陈美香是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芦芝镇大深村的种养大户,他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荒地开发成水稻田,并计划在稻田里养殖特色蛙。如果成功,每亩水稻田还能获得最高3万元的补贴。

2023年2月,陈美香采购了5毫米规格的虎纹蛙苗48万只和小黑斑蛙苗45万只,两种蛙苗加上饲料总共花费近60万元。然而,仅仅十几天后,镇政府工作人员就声称他养殖的是牛蛙。尽管此时蛙苗还处于蝌蚪阶段,连专家都难以分辨具体品种,但镇上还是坚持要求进行消杀。

在长达4个月的扯皮过程中,陈美香试图通过鉴定机构来证明自己养殖的不是牛蛙。然而,第一份鉴定报告却出人意料地认定为牛蛙。尽管陈美香再次送检并获得了正确的鉴定结果(虎纹蛙),但为时已晚,大部分蛙苗已被消杀。

更糟糕的是,消杀过程中还殃及了陈美香养猪场内的98头猪,仅有一头幸存。据估算,这次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万人民币。一个月后,幸存的蛙苗已经长出了四肢,从颜色和样貌上明显可以看出与牛蛙完全不同。

政策纠偏:从“一刀切”到科学养殖

2023年8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发出《关于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一些地方出现的“一刀切”禁养牛蛙的做法是不合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牛蛙养殖尾水处理模式,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达标治理,同时对养殖用药实行白名单制度,严禁违法用药。

在通知发出之前的8月11日,福建龙岩漳平市已经率先废止了之前的禁养规定。这一事件表明,牛蛙养殖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可以养殖,而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管理。福建龙岩漳平市的“一刀切”禁养政策,显然是一种懒政行为,不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