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便秘日:乳果糖成权威推荐一线用药,安全适用特殊人群
中国便秘日:乳果糖成权威推荐一线用药,安全适用特殊人群
3月28日是“中国便秘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个被权威推荐的便秘治疗药物——乳果糖。乳果糖凭借其独特的双效机制和广泛的适用人群,已成为治疗便秘的首选药物之一。
乳果糖的作用机制
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改善肠道环境:乳果糖在小肠中不被吸收,到达结肠后被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这些有机酸能降低肠道pH值,创造一个不利于有害菌生长的环境。同时,这种酸性环境能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繁殖,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刺激肠道蠕动:乳果糖通过渗透作用增加肠腔内的水分,使粪便变得柔软并扩大体积。这种物理变化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权威推荐
乳果糖在便秘治疗中的地位得到了多个权威指南的认可。2019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明确指出,乳果糖是治疗慢性便秘的一线用药。此外,世界胃肠病组织(WGO)也将乳果糖列为治疗便秘的益生元药物。
特殊人群使用
乳果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其成为特殊人群的理想选择:
孕妇:孕期便秘是常见问题,乳果糖因其安全性高,被广泛推荐用于孕妇。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景南教授建议,孕妇在便秘时可使用乳果糖等渗透性药物。
儿童:乳果糖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儿童。对于7-14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15ml/天;1-6岁儿童为5-10ml/天;婴儿则为5ml/天。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便秘发病率显著上升。乳果糖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便秘症状,且副作用较少。
糖尿病患者:虽然乳果糖制剂中含有少量可被吸收的半乳糖和乳糖,但常规剂量下对血糖影响不显著,可以安全用于糖尿病性便秘。
使用注意事项
尽管乳果糖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对乳果糖及其组分过敏者禁用。
- 半乳糖或果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半乳糖血症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禁用。
- 胃肠道梗阻、急腹痛等情况禁用。
- 糖尿病患者在高剂量使用时需谨慎。
- 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电解质水平。
在即将到来的“中国便秘日”之际,让我们重视肠道健康,科学应对便秘问题。乳果糖作为权威推荐的治疗药物,以其独特的双效机制和广泛的安全性,为便秘患者带来了福音。但请记住,任何药物使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才能真正享受顺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