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心思想与创作背景全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4: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心思想与创作背景全解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一部经典长篇小说,自1933年问世以来,影响了无数读者。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本文将深入探讨这部小说的中心思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不朽之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战士的故事。即使在双目失明的困境下,保尔依然坚强不屈,坚持创作小说。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赞扬了在绝望命运中仍能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的精神,鞭挞了资本家的丑陋行径,展现了无产阶级对压迫的抗争精神。

小说的核心主题是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的壮大、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心思想

作为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艺术典型。作者强调,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性格是在战斗、劳动、学习和自我约束中锻炼出来的。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主题。

保尔在凭吊女战友娃莲的墓地时所说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是他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也是对小说主题的阐述:“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背景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他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
他把小说写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但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丢失。但这并没有挫败他,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故事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介绍

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1920年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