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和淀粉酶:鱼饲料转化率的秘密武器
蛋白酶和淀粉酶:鱼饲料转化率的秘密武器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面临着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多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蛋白酶和淀粉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正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通过在鱼饲料中添加这些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类生长,同时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酶制剂的作用机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揭示了鱼类摄食偏好与代谢策略之间的保守适应性。研究发现,肉食性鱼类如长吻鮠表现出显著的摄食偏好和相应的蛋白代谢特征,而草食性鱼类如草鱼则以糖代谢途径为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tas1r3基因在肉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中起到关键作用。
蛋白酶和淀粉酶作为重要的消化酶,对鱼类的营养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蛋白酶能够弥补鱼类内源性蛋白酶的不足,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约10%。而淀粉酶则能将淀粉的消化吸收率从20%-40%提高至80%。这种显著的提升,不仅促进了鱼类的生长,还提高了其抗病能力和成活率。
实际应用效果
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黄遵锡领衔的科研团队,深耕饲用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近20年,创建了饲用酶和饲用微生态制剂研发技术体系。团队根据不同养殖需求定制开发出59个饲料添加剂和发酵饲料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家饲料、养殖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1.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约51.2亿元。
酶制剂主要通过有效调节动物肠道中的微生态平衡,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氮磷排泄。团队创制的一系列技术及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在饲料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品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也为推动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环境与经济效益
酶制剂的应用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效减轻了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据统计,通过使用酶制剂,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约1386吨、减少氮磷排放量约1.3万吨,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随着酶制剂定制生产越来越被广大企业所接受,市场需求持续增加,项目应用推广中,累计实现新增就业人数1235人,实现产业帮扶12704户,为企业和养殖农户提供技术培训500余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做出了科技人员应有的贡献。
展望未来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酶制剂有望成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更多高效、环保的酶制剂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水产养殖业将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