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成中国第59处世界遗产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成中国第59处世界遗产
2024年7月27日,印度新德里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也是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又一文化瑰宝。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由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天坛、先农坛、永定门等15个遗产构成要素组成。这条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700多年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随着中轴线申遗成功,北京最古老的公交线路之一——5路公交车,因其线路几乎完全覆盖中轴线而备受瞩目。这条被誉为“龙脊线路”的公交线路,自1935年首次通车至今已有89年历史,途经前门、天安门、景山、北海、什刹海、鼓楼等著名景点,是北京市区最长的公交线路之一。
“5路公交车是北京最古老的公交线路之一,也是唯一一条贯穿中轴线的公交线路。”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第十九车队驾驶员张陆自豪地说。他在这条线路上已经坚守了20多年,见证了中轴线沿线的变迁。
“进入暑期以来,5路公交客流量明显增加,日均客流量超2.2万人次,高峰时达3.3万人次。”张陆介绍,为了满足游客需求,车队增加了运力投放,同时在车厢内打造了特色文化氛围。
车厢内,知识展板和自动语音播报系统为乘客介绍沿途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让这趟公交之旅变成了一堂生动的“移动课堂”。座椅上增加了中轴线建筑剪影贴纸,扶手拉环上是中轴线手绘风景画,每处细节都在诉说这条“古都之脊”的故事。
“乘公交打卡北京中轴线感觉很方便,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很多标志性建筑,也可以看到胡同间的市井生活。车厢内还会播报景点介绍,感觉就像一趟‘文化和旅游专线’,串起了北京城的历史。”山东游客张先生一路欣赏着窗外的景色,不时举起相机拍照留念。
5路公交车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扇展示北京中轴线文化魅力的窗口。它将钟鼓楼的晨钟暮鼓、故宫的金瓦朱栏、天安门广场的庄严肃穆、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北海公园的白塔、什刹海的碧波荡漾、鼓楼的古朴厚重,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地标性建筑,串珠成链,展现了一幅壮美有序、古今交融的城市画卷。
“北京中轴线是活态的遗产,她属于当下,属于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正如一位遗产专家所说,5路公交车让这份文化遗产融入了现代都市生活,成为人们感受古都魅力的便捷选择。
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5路公交车这条“龙脊线路”必将承载更多文化使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使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北京,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