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淅川县荆紫关镇: 一脚踏三省的宝藏古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0: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淅川县荆紫关镇: 一脚踏三省的宝藏古镇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一脚踏三省,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这里就是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的荆紫关镇,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镇。

荆紫关镇,隶属于淅川县,位于淅川县西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有“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荆紫关兴于汉,发展于唐,极盛于明清,现存明清五里长街,街道两旁700余间清代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著名的建筑有荆紫关关门、山陕会馆、平浪宫、万寿宫、禹王宫等。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荆紫关镇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商业文化和绚丽的古建文化遗存。 荆紫关面临丹江,背负群山,下临清流,“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它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 自古水陆并通,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时水运有“丹江通道”,陆运有“商於 古道”,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之称。

公元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此地,于是此地就取名叫“荆子口”,后演变为荆紫关。西汉时,该地丹江河上有座木结构桥梁,人称此地草桥关。南宋时,因该地荆花遍野,荆籽遍地,改称荆籽关、明代为荆籽关口,清代为荆子关,民国初改称荆紫关,以荆花为紫色象征吉祥之意。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