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与鲫鱼是同一物种,基因研究揭示驯化之谜
金鱼与鲫鱼是同一物种,基因研究揭示驯化之谜
金鱼,这种广受欢迎的观赏鱼,其实在科学分类上与我们熟知的鲫鱼属于同一物种。从古至今,金鱼经历了怎样的驯化历程?如何区分金鱼与其他相似的观赏鱼?金鱼的寿命到底有多长?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金鱼的奥秘。
金鱼档案
- 物种名称及学名:金鱼 Carassius auratus
- 分类: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
- 分布地:原产于中国
- 江湖地位:全球最受欢迎的淡水观赏鱼之一
金鱼到底是什么鱼?
早在明代,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金鱼有鲤、鲫、鳅、䱗数种,鳅、䱗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知….. 自宋始有畜者,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这表明古人早已发现自然界中存在“金鱼”这种颜色变异现象,且这种变异在鲫鱼中最为稳定。
宋代刘窠《落花游鱼图》局部
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2020年,来自中国福州的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学研究证实,金鱼正是由鲫鱼(Carassius auratus)经自然变异和人工选育驯化而来。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金鱼只是鲫鱼的一种特殊形态变异,二者本质上是同一物种。
金鱼演化/家化史 | 来源:2020 Chen et al.
基因研究还揭示了金鱼的起源地。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鲫鱼和金鱼基因样本,科学家发现长江下游的野生鲫鱼与金鱼之间具有最强的基因关联度。这表明金鱼最初可能起源于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这一发现也与史料中关于嘉兴、杭州等地放生池中发现“金鲫鱼”的记载相吻合。
它们,都是金鱼!
金鱼的驯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经历了从放生池半家化到皇室贵族家池养育,再到明朝后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盆养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金鱼的外形也从最初的红黄色鲫鱼发展出上百个品种,包括橙、紫、墨、五花等多样化的颜色和花色。
清代宫廷中盆养金鱼的场景
根据金鱼的家化历史,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品系:
- 草系:最为原始,外观形态最接近鲫鱼
- 文系:体短、头尖、腹部突起,尾鳍长而舒展
- 蛋系:外形憨态可掬,无背鳍
草系(左)、文系(中)、蛋系(右)金鱼形态对比 | 来源:wiki
此外,还有龙系(因眼球突出眼眶之外,似龙眼而得名)和龙背系(兼具蛋系和龙系特征)等新的分类。民间则有根据眼睛特征进行分类的四分法和五分法。
随着金鱼选育工作的发展,不断有新的金鱼品系出现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感叹金鱼具有近乎无限的颜色多样性和非凡的表型结构变化。
它们,并不是金鱼……
在观赏鱼市场中,人们常常将锦鲤和泰国斗鱼误认为是金鱼。锦鲤由鲤鱼的变种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来,嘴边保留了两对胡须,这是区分金鱼和锦鲤的最简单方法。此外,锦鲤生长速度快,成年体型可达六七十厘米,适合池养观背。
和金鱼一样颜色纹理多样的锦鲤 | 来源:Keruto Koi
泰国斗鱼属于攀鲈目丝足鲈科,是热带鱼,需要20度以上的水温才能安全越冬。它们拥有迷器,可以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与金鱼不同,泰国斗鱼好斗,不适合群养。
颜色和鳍形丰富的泰国斗鱼 |来源:The Aquarium Factory
养金鱼的你一定会问
问题一:金鱼真的会吃撑吗?
答案:这只是金鱼饲养者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并没有证据直接证明金鱼缺乏饱腹感。过度投饲金鱼确实不可取:
- 金鱼,特别是蛋系和文系金鱼,游泳能力较差,过度投喂容易造成鱼体臃肿,对鱼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 水中残存的饲料和金鱼超强的排泄能力,都会加快饲养环境的水质恶化,增加死鱼的风险。
问题二:金鱼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答案:据不完全统计,人工饲养环境下金鱼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10-15年。吉尼斯记录中最长寿的金鱼是一条叫“Tish”的草金,它在主人的精心饲养下度过了43个春夏秋冬。
Tish和它的主人
问题三:金鱼的记忆真的只有7秒吗?
答案:关于金鱼只有7秒记忆的说法只是个谣言。科学家已经通过许多实验证实金鱼不仅有远超7秒的记忆,而且它们还能凭借记忆完成诸如长距离导航等高难度的任务。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